生与死,既是二元对立的概念,又可以相互转化,生必然走向死亡。
看,多么荒唐,从出生开始,我们就被框在了死亡的道路上,逃不开走向死亡的命运。
生死桥,我认为,有上面这层意思,但又不完全。
它更注重的实则是在生死之间架起的桥梁,即人生的三种状态:生不如死、死不如生、死而后生。
唐怀玉、丹丹、宋志高在北平作品开篇,丹丹因一只走失的黑猫与唐怀玉、宋志高相识,成为了一辈子的好朋友,还在他们的指引下把迷失的黑猫送还给了王老公。
王老公是清朝皇宫里的太监,没进宫前家里以算命为生。他在算命方面有造诣,曾经预测“清朝两年必然灭亡”,后来清朝果然败落灭亡了,他那“算的准”的名声也就流传开来。
丹丹三人趁这因缘算了命。可还没开始算呢,只是抽了个签,仿佛就有一种天机不可泄露的意思,在猫的捣乱下,三个人的签都掉在地上弄混了。
王老公还是帮他们算了命,带着暧昧的表情说:“一个是,生不如死。一个是,死不如生。还有一个,是先死后生。”
作者巧妙设疑,读者的心仿佛都跟着书走了,非读完不可,到底是谁生不如死?又是谁死不如生呢?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想法?
如果你有这种想法,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会这样想?
大概是因为,在以往的文学作品里面,但凡有预言出现,主人公往往就在曲折中朝着预言前进了,无论如何挣脱不开命运的藩篱。
《俄狄浦斯王》此类预言性的作品中,最有名的要数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这是一部希腊悲剧,成功将“命运”这一母题发扬光大。
俄狄浦斯,出生时被预言将来会“弑父娶母”,于是被国王父亲丢弃在草地上。
但他大难不死,被另一个国家的国王救了,认了另一个国家的国王王后做父母。
他长大后知道了这个预言,为了不伤害父母,便毅然出走,企图与命运对抗。
在路上,他回答了狮身人面的斯芬克斯的问题,即著名的谜语,“早上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晚上用三只的动物是什么”。俄狄浦斯答对了,是“人”。
他勇敢无畏且机智,具备了很多优秀的我们现在以为的大男主或大女主应该具有的品质。
斯芬克斯之谜后来,他在路上与一个老人有争执,杀了这个老人。他也是冲动热血的!
斯芬克斯的问答使俄狄浦斯声名大噪,那时,国家的国王刚刚去世,他便顺势当上了国王,还娶了王后。
当国家爆发瘟疫的时候,神又说,需要找出国家的原国王死亡的原因并惩罚凶手才能使国家安定。
这时,经过真相的抽丝剥茧,俄狄浦斯才知道,当初他杀死的老人正是他的父亲,他娶的王后正是他的母亲,他是被他们遗弃的孩子。
俄狄浦斯与神谕做对抗,却是越反抗,反而越落入命运的牢笼,最后落得自戳双目,自我流放他乡的结局,以自我惩罚结束自己的罪孽!
不似俄狄浦斯王的预言,唐怀玉、宋志高和丹丹三人的预言是不知道哪个对哪个的,是“未知的既定命运”。
少年哪里就能够看到长大后的事呢?
他们都是走完路才回头想预言的。
可预见性跟不可逆转性,无疑是人生极致的悲剧,尤其是在你努力去改变的情况下。
唐怀玉与段娉婷在上海唐怀玉武生出身,在北平这个小地方红了以后就随着师傅去上海闯荡了。上海,繁花似锦的地方,灯红酒绿,他身在戏曲界,终于还是堕落了,勾搭上了金老板的女人段娉婷,亲手断送了自己在上海的戏曲生涯。
那时,他还有无限干劲,觉得自己是“死而后生”。
直到与金老板的又一个女人丹丹计划私奔,结果被他派人弄瞎眼睛后,他才晓得,自己是“生不如死”。
这样看来,似乎也是很可笑的。明明一人一个预言,却觉得每个预言都在说自己。
就像我们看星座一样,巨蟹座很顾家,天蝎座很神秘等等,标签往自己身上安,都觉得一套一个准。
唐怀玉和丹丹在上海丹丹,多么单纯的卖艺姑娘,她一生漂泊,连姓氏都没有,随谁卖艺就随谁姓。因着爱情,才毅然决然追着唐怀玉到了北平去。
不料,偷走她魂的怀玉哥堕落了,还有了别的女人。她不甘心,便跟随了金老板,要他捧红自己,好让那对狗男女不好过!
小姑娘爱得很决绝,决绝到最后丢了自己的姓名,他在得知金老板害了他的怀玉哥后,杀了金老板,也自杀了。
她正是“死不如生”。
剩下的宋志高,本是个混混,一辈子呆在北平,竟然越混越好了,真真是“死而后生”。
故事的最后,瞎了的唐怀玉常常想,若是能回到少年时,该是很美好的事情吧!
唐怀玉、丹丹、宋志高在北平命运是个圈。
三人兜兜转转,来来去去,
还是出不了圈!
可我认为,
世上哪里就真有圈了?
不过人们心中所想罢了。
若人们心中无圈,世上自然也就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把你圈住!
听起来似乎十分唯心主义,可这本来也不是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能够解决的问题。
人太复杂了,除了斯芬克斯之谜,还有穷极一生也许也解决不了的谜底,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