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1日 周二 晴
一、课标的写作要求
初中是写作的基础阶段,三到五级目标是:参照范例写出或回复简单的问候和邀请;教师帮助下或小组讨论的方式起草和修改作文;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使用常见的连词表示顺序和逻辑,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等。
二、核心概念呈现
核心概念:以读促写。从读到写的指导性写作和模仿性写作。教材的阅读文本出提供阅读技能外,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主题、文体、谋篇布局、段落策划、语言的恰当表达的范例和支架。可用过挖掘阅读素材、从语言知识、语篇连贯、内容立意和文体结构来提高书面表达力。读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以一定的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双方互动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带着目的去阅读欣赏、分析写作技巧、处理各种语言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读写魅力生产的过程,进而把读的任务转换为写的过程。
三、关键问题解决
1、挖掘阅读素材,搭建写作桥梁
1.1 泛读素材,明确内容
奥苏贝尔:学习新知识,学生如果在原有结构中找到适当的用于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那该学生的认知结构就具有可利用性。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是影响新的学习和迁移的重要因素,也是最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泛读让学生适度增加语言摄入量,扩充相关主题或题材语言素材和生活背景,可以弥补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获得间接生活体验和感受,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从而为写作积累素材,明确内容。
1.2研读素材、掌握写作方法
研读课文是理性认知阶段,是泛读素材后思维方式的递进,以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更加细致、深入地挖掘。情调“分析题目、把握中心、理清结构”,以段落性阅读为主。重点在掌握不同体裁文章的谋篇布局上。
1.3精读阅读素材,锤炼语言表现
精读是阅读的理解应用阶段,侧重于知识的巩固和能力迁移。原有知识越稳定,越易促进新的学习。因此,精读侧重对文章关键词语、句子的细心踹摩和辨析,加深对语言运用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写作时的迁移与运用。教师将精读的切口放在语段赏析上,强调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流畅性和地道性,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遣词造句,包括语言内容、语义表达一致性、连贯性和地道语言表达所需要的语句技能。
2、迁移阅读素材,提升写作能力
写的递进式输出分为学习迁移和灵活运用。学习迁移的实质是原有知识在新的学习情景中的运用,它是检验原先的学习或教学质量最为可靠指标。泛读-研读-精读、递进式阅读使语言输入更为有效。
模仿是语言学习的基本途径之一。仿写是一种基础而有效的写作训练形式,是内化阅读所学并为写作服务的有效迁移。仿句子、仿结构、仿段落等都是仿写训练的内容。
四、范例
1、研读文本,欣赏生动描述
1研读属于厘清文章结构部分。问题一是对比,问题二另一个对比,问题三成了鉴赏写作特点
2问题一二三是感知语篇意义。
3问题四的两问是推测关系,问题五是欣赏对话的意义:生动描述。
4还是研读,强调结构。各个问题与文章结构有关,与主题有关。
5活动二是描写人物的词句。
6 7应用结构仿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