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候秦国丞相吕不韦,有一个精彩的例子。他组织一帮人写了一本书,叫《吕氏春秋》。写完之后说,谁要是能改动一个字,就赏千金。
过去,我们总是以为,这是吕不韦在显示自己的骄傲。但吕不韦是搞政治的人啊。那他的政治目的是啥呢?
你想啊,那个时候,全国上下能有多少认字的人?重赏之下,大家至少应该把这本书通读一遍。
那如果认同,自然就是吕不韦的同盟军。如果你不认同,你想去改,那就必须去和吕不韦辩论。
两个结果,被说服,那你也是同盟军。没被说服,领到了赏金,那至少也不会是坚定的反对者。就这么低的成本,就把全国上下读书人的立场搞清楚了。
所以你看,建立同盟的最好方法,不是收买和贿赂,而是筛选和识别啊。
我们现在做的事,在将来万一有一天我们走下坡路的时候,这件事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在上升期的时候,当然没问题。但是万一哪一天走下坡路呢?也就是说,在我们最需要盟友的时候,盟友最有可能背叛;而我们在遭遇危机的时候,恰恰会被加重危机。
你看,这件事不好,不在于它在道德上是不是站得住,而是我们可能亲手埋下了一个严重的未来隐患。
未来发生的危机看起来虚无缥缈,实际上非常有用。它不见得真的发生,但它是做眼下决策的一根最好的思考辅助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