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农信银“聚合支付”走进农村市场
作为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特许清算组织,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始终立足农村支付清算领域,为协助广大机构合法合规开展条码支付业务,其聚合扫码支付业务自推出以来,已获得广大农村金融机构和市场的认可。
据了解,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于去年年末推出了集应用机构间互认二维码、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聚合扫码支付业务,为广大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了安全、可靠、高效的资金清算服务和技术支持服务,也为市场需求方提出了互联互通技术解决方案。从目前市场反映来看,聚合支付业务面世以来,受到越来越多商户和消费者的欢迎。目前,15省区市494家农村合作法人机构应用聚合支付业务,商户总数达135万户,日均交易量已超过20万笔,并呈迅猛上涨趋势。
小P:当当当,国家队登场。
02 政协委员贺强:鼓励中国企业牵头制定国际支付行业标准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强近日在《关于保持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全球领先地位的提案》中指出,应鼓励中国企业牵头制定国际支付行业标准,增强“中国标准”的话语权。国内移动支付的用户体验和安全性经过市场多年检验,政府应鼓励中国支付企业全球推广“中国标准”,勇于与“西方标准”竞争,争夺未来发展“制高点”。
贺强表示,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已经从线上渗透到线下,基本覆盖了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同时,移动支付开始向交通、医疗、教育与政务等垂直领域拓展,极大地推动了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不仅如此,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已取得全球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小P:移动支付领先全球,给国家长脸了啊。
03 去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额100万亿元
据统计,2017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金额约100万亿元,未来预计将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移动支付,近年来发展迅速。我国移动支付规模稳居世界第一,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体量已是美国的50倍。全球知名调研公司益普索(Ipsos)数据显示,中国移动支付渗透率高达77%,遥遥领先于美国、欧洲、日本等。预计2019年,中国将比2015年增长7.4倍,而美国只增长2.6倍。
从应用场景看,中国的移动支付不但应用于线上,且全面向线下渗透。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人们可以做到不用带钱包出门,日常消费基本不需要使用现金或银行卡。
小P:可以可以,厉害厉害。
04 香港金管局:将于9月推出快速支付系统,年内批出虚拟银行牌照
3月6日,香港金融管理局(简称“金管局”)称将于2018年9月正式推出“快速支付系统”(Faster Payment System,简称FPS)。
据介绍,快速支付系统将打通多数零售银行与电子钱包,提供实时跨行支付、转账服务,预计4月至5月展开内部及跨行测试。另外,金管局管理层透露,第一阶段共有20间银行及8间电子支付工具运营商参与。且目前参与的银行和支付工具运营商都倾向于不会为个人之间的转账服务收取费用。
小P:加油,后进生。
05 Ripple公司将和61家日本银行联合推出支付APP
据彭博社消息,Ripple(瑞波币)运营公司正在和61家日本银行合作开发一款支付APP,以帮助客户实现24小时结算转账。SBI Sumishin Net Bank、Suruga Bank和Resona Bank将在2018年下半年率先上线,随后其他合作银行推出。
据公开资料瑞波币是Ripple网络的基础货币,它可以在整个ripple网络中流通,总数量为1000亿,并且随着交易的增多而逐渐减少,瑞波币的运营公司为Ripple Labs(其前身为OpenCoin)。
小P:发币,做支付,厉害厉害。
06 哈尔滨银行开通JCB支付清结算 覆盖世界三大信用卡巨头
3月8日哈尔滨银行对外发布消息,该行跨境电商金融服务平台与日本JCB信用卡公司合作的“JCB支付清结算项目”实现全通道支付清结算功能。加上此前已经开通的维萨(VISA)、万事达卡(MasterCard),该行跨境支付平台已覆盖世界三大信用卡巨头。
JCB卡是世界通用的国际信用卡,目前已在世界上190多个国家及地区发行流通,为国际六大信用卡品牌之一,在亚洲市场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
哈尔滨银是中国最早开展对俄金融服务银行之一,近年来在中国官方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俄经贸日益频繁,两国在金融领域内的交流也逐渐深入,在这一大背景下,哈尔滨银行发展迅速。尤其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该行跨境电商支付平台被国家发改委持续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管理,列为“一带一路”重点建设项目。
小P:略略略。
07 中国银联董事长:应抓紧制定《电子支付法》
中国银联董事长葛华勇和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局长金鹏辉联合建议,面对日益严峻的电子支付风险,为保证消费者合法权益,应抓紧研究制定《电子支付法》。
两位认为,目前电子支付在中国呈快速发展态势,交易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日益复杂,电子支付缺点逐步显现,可能影响到支付产业的规范发展和安全运行。此外,消费者目前也面临信息泄露,资金被盗等风险。我国应从立法层面对电子支付相关各方以及数字货币领域进行监管,为相关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据悉,我国支付产业目前可以遵行的规范性文件只有《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1999年)、《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这些文件在电子支付行业发展之初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规范效果,但目前已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行业需要。
小P:必须跟进改革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