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善恶,明是非,知进退。

论善恶,明是非,知进退。

作者: 晓千 | 来源:发表于2018-03-24 10:55 被阅读0次

‘人之初,性本善’这一结论起源于孟子,后者又有荀子说过人之初,性本恶。到底谁的观点是对的,说法不一。我个人认为人之初的善恶或许不应该过多的深究。我们对待问题的方式不能停留在不变的角度,更要以一种与时俱进的思想去看待问题。就好像单独把善恶拿来区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首先我说一下我对善恶是非的看法:我认为善恶全在一念之间,对与错全在一面之间;何为在于一念之间了?一个人如果做了一些违背良心社会道德违法犯罪的事情,我们会说他罪大恶极,我们会说他是恶人。但是当他在做这些事情之前,那他是善还是恶了?如果说他之前还做过一些好事,那他难道就是善人嘛?我这个一念之间指的是他在从决定做这件事到正真做了这件事的期间他内心变化。所以一个人的善与恶全在于自身的正能量是否强过负能量,自己是否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压抑住自己的性格和欲望。接下来我来谈一下对与错看法,简单的说一般引起争议的双方在相持不下的情况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这个时候双方都拿出自己观点来证明自己是对的时候,该如何去判断对与错了?他们都凭借着一面之词,说到底可以说他们都对,或者说他们都错!人如果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判断问题的标准也是由自己来定的,那么讨论对与错也没有什么实在意义了!所以我称之为一面之间,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片面之词不足为据。当然我所指的的对与错都是狭义性的,更多的人关注的不是个人本身的对错,而是事件本身所造成的影响。是非自在人心,而人心却是最难揣测。所以善恶难辨,是非难分,这也引出了我想说的第三点:知进退。知道自己何时能进何时能退的人才算得上是洞察是非的人。人与人之间,需要一定的距离,因为距离产生美,那这个距离如何把握就需要一定的人际交往的技巧了!正所谓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所论述的都是理论上的,凡事都得讲究就事论事,具体的事例也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人文习俗,风土人情等一系列因素来考虑。如果说人心向善者为好人,人心向恶者为坏人,那人心又该如何去识别了?我论的是善恶,辩的是对错,看的却是人心啊!

相关文章

  • 论善恶,明是非,知进退。

    ‘人之初,性本善’这一结论起源于孟子,后者又有荀子说过人之初,性本恶。到底谁的观点是对的,说法不一。我个人认为人之...

  • 善与恶

    善恶不分是非多, 声色犬马知几何? 人不知身处之痛, 又何知是非善恶? 以心察处古今事, 再论人间福与祸。 ...

  • 七绝《闲言碎语》

    闲来莫论是非事, 忙去秉持善恶知。 语尺不量长短志, 良方仅付叩医时!

  • 善良

    作家桌子曾说:“不把无知当善良,知进退,明善恶,这样的善意,才会真正散发出温润的光芒。”从古至今,善良一直都...

  • 不要过于善良

    作家桌子曾说:“不把无知当善良,知进退,明善恶,这样的善意,才会真正散发出温润的光芒。” 从古至今,善良一直都是人...

  • 千万不能善良过头!

    作家桌子曾说:“不把无知当善良,知进退,明善恶,这样的善意,才会真正散发出温润的光芒。” 从古至今,善良一直都是人...

  • 知进退,明得失

    历史上,再难找到比杜月笙更复杂的人物,他屠杀过共产党人,然而又在抗日战争这个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积极抗日。 英雄也好...

  • 知进退,明得失

    一份职业而已,应当尽力做好工作,但也不用做得鬼上身,它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大多数人没有忘记,我们去工作,不是为了满...

  • 知进退,明得失

    俗话说:鱼放三日发臭,客往三天讨嫌,懂得分寸,是一个人的最高境界!和朋友之间保持一杯水的距离,和亲人之间,保持一碗...

  • 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

    一个没有是非观念的人,很容易走上违法的犯罪道路,所以自古以来,古圣先贤教导我们要明是非,知美丑,识善恶。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善恶,明是非,知进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kq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