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即是”,只有现在,生命就是当下这一下,把整个人生看成是一个游戏,进入到游戏三昧。把这个人生看成是一部大片,当下这一帧最精彩。你只有当下这一帧!
必有事“必有事”又可叫“在状态”修行者在超越“第六识”的前提下,以“心”为主,由内而外、身心一致、大脑无分别的简单、真实状态。即:面对外界各种现象时,大脑“分别意识”未起前的简单状态(三际托空)。
《庄子·大宗师》有言:“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孟子·公孙丑上》中谈“浩然之气”一段就是。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传习录》【原文】(186条)
来书所询,草草奉复一二。近岁来山中讲学者,往往多说勿忘勿助工夫甚难。问之,则云才著意便是助,才不著意便是忘,所以甚难。区区因问之云,忘是忘个甚么?助是助个甚么?其人默然无对,始请问。区区因与说,我此间讲学,却只说个“必有事焉” ,不说勿忘勿助。“必有事焉”者,只是时时去“集义” 。
若时时去用“必有事”的工夫,而或有时间断,此便是忘了,即须勿忘;时时去用“必有事”的工夫,而或有时欲速求效,此便是助了,即须勿助。其工夫全在“必有事焉”上用。勿忘勿助,只就其间提撕警觉而已。若是工夫原不间断,则不须更说勿忘;原不欲速求效,即不须更说勿助。此其工夫何等明白简易!何等洒脱自在!
今却不去“必有事”上用工,而乃悬空守着一个勿忘勿助,此正如烧锅煮饭,锅内不曾渍水下米,而乃专去添柴放火,不知毕竟煮出个甚么物来!吾恐火候未及调停,而锅已先破裂矣。近日一种专在勿忘勿助上用工者,其病正是如此。终日悬空去做个“勿忘”,又悬空去做个“勿助”,渀渀荡荡,全无实落下手处,究竟工夫只做个沉空守寂,学成一个痴騃汉,才遇些子事来,即便牵滞纷扰,不复能经纶宰制。此皆有志之士,而乃使之劳苦缠缚,担搁一生,皆由学术误人之故,甚可悯矣!
“在状态”的禅修操作:
①日常生活、工作和禅修时,通过吐气、持咒等修行方式,使自己处于大脑“分别意识”未起前的简单状态中,即所谓“在状态”;
②保持“在状态”的前提下,对自己当下身心内外的种种,能有所“觉察”;
③如果“觉察”的操作使行者从“状态”中出来了,则放下“觉察”的操作,先按本文第2问的建议使自己回到“状态”;
④在“觉察”的基础上,以《如何安心如何空》所介绍的原理,对“状态”中的种种现象进行选择,分清“主”“客”,“操作中体会操作的主体”,次第前行,层层深入,直趋菩提。
一切时候都不要离开“在状态”
闲话修行(一)———主要说明“在状态”所要经历的路程
曾经有缘先后和几位老前辈讨论过修行的层次和对策问题,结合自己的体会现将其要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一)第一步:三际脱空
这是修行所需达到的第一个目标。
所谓“三际脱空”是指思维过程中断的状态,即:过去的已经过去(过去心不可得),未来的还没有发生(未来心不可得),或者说凡已发生的皆已过去,凡未发生的皆属未来,则界于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思维空白(那怕是刹那之间)就是三际脱空的状态。所有修行者,无论选择何种修持方法,都必须达到或拥有过这种三际脱空的体验,然后才可能谈进一步做功夫的问题。
通常,三际脱空的前奏是万念归一,归一了以后再将“一”化掉,也就是“空”了。但这个“空”只是意识层面上的空。目前人们可能接触到的所有修持方法,如果在意识层面上操作的话,最好的结果也就仅此而已了。对一般尚无固定方便的习练者,某位老先生推荐的方法是持诵《金刚经》, 据说此法极为殊胜。另外,绵密地持念咒子也是一个很好的方便。
(二)第二步:破壁而出
三际脱空意味着达到了意识的空白状态,此时所有过去用熟的方法皆无可再用,好像爬杆爬到了头,如何再往上爬?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
古德们的经验是在此状态下等待机缘,若有幸碰上,则此空境将会自我爆炸粉碎,自性之光就会破壁而出,从而实现对意识层面的超越,达到与自然万物的融合。
行者至此对生命和自然会有一个全新的体验。
(三)第三步:回念体认能知的真我
自性之光破壁而出以后,修习者即进入了一种觉醒的状态,此时自性之海即可由内往外源源流出,洗涤自身所染的一切污垢,若能于此时起念返观能知这一切体验、变化的“大我”,并由此进一步探知其所依之空性,真正确认无疑,从此将根立于此地,则“开悟”一事就此了结。
(四)第四步:于一切行中体认空性
明了了主体所依之空性之后,则可将根立于此自性之地,在生活的种种境相之中,去逐渐地认知自性向外展现时的特点,即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去了解自性的功能和变化,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或交流中体认其共同的依止(遍证空性),同时也为下一步的起用打好基础。
这一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熟处转生、生处变熟的习练过程。
整个过程之中,行者将以全然不同于往日的眼光去认识自我与世界。
(五)第五步:起用
在充分体认自性的同时,若有兴趣,则可练习应用自性来改变客体的功夫。例如:修身、学艺、玩耍等等,亦可以此济世度人,其间种种皆各有其妙,至于如何选择就看行者的初发心了。
(六)第六步:放下(禅宗讲真正无事闲人的境界,但只是证得法身,三身未必成就)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
于诸妄心,亦不熄灭;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
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
以上所论种种,皆属非易,修行者唯有广积资粮、遍修福德,以求得遇真正的明师,于紧要处得其指点加持,加上自身不懈努力,才有可能上路。
否则,难甚,甚难!
————————————
下面属于一个窍诀,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上面的“在状态”
从呼和吸之间进入……
觉知呼吸的空隙,在呼吸之间,有一个细微的停顿,当我们留意这个空隙的时候,人会忽然有一丝宁静……
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留意这个空隙,甚至很多人不知道这个空隙的存在。即使很多人“知道”这个空隙的存在,也没有“感受”过。因为知道和感受,完全不一样,“知道”只是一个概念,而“感受”是真实的动态经历。
佛陀说,生命只在呼吸之间,那么一个呼吸就是你生命的浓缩,吸气时,就是生,呼气时就是死亡,一个完整的呼吸,就代表你完整的人生,你懂得体会一个呼吸,就能懂得如何体会整个人生。
当你仔细觉知吸气过程,就是在体会“活着”的感觉,当你仔细体会呼气过程,就是体会“死亡”的感觉,这是完全对应的。那么呼吸之间的空隙呢,即不是生,也不是死,这个空隙,就是“非生非死”,也就是说,你想体会“非生非死”的感觉,就体会这个空隙。这是一种超越。
而且在呼吸之间,你有两个空隙,一个空隙是,“吸进之后还没有呼出之前”这个空隙,能为你显现“药师佛的佛性”所以是东方佛,就象太阳升起的方位。这里能令你长寿,名利都可以拥有,充满而不动,一切活着时能拥有的品质,都可以由此引发。
另一个空隙是“呼出之后还没有吸进之前”……这个消失之后的空隙,能为你显现“阿弥陀佛的佛性”,就象夕阳西下。属于西方佛。一切死亡之后能拥有的品质,都会由此引发,寂静而安详,这是你死亡的归宿。能停留在此,安住在这个境界,你则永脱轮回之苦,不会再进入轮回。
佛性都是一样的,这里解说为药师佛和阿弥陀佛,是为了让你区分这个作用。
有一点需要说明,空隙和呼吸完全没有冲突,空隙为你显现了空寂的境界之后,呼吸被包含在这个空寂之内,空隙是母亲,呼吸是两个孩子,孩子出来玩耍的时候,母亲在后面看着他们。母亲永远不动,任意孩子玩耍。换句话说,一旦你体会到这个空隙,这个空隙也延伸到呼吸的里面,“空”贯穿到整个呼吸里面……
这是如何发生的呢,一旦你体会到了这个空隙,产生了一种宁静,然后这个宁静会持续,呼吸又开始时,宁静并没有消失,宁静和呼吸同时运作,通过空隙,你把宁静找出来,然后宁静开始伴随你一起呼吸。这就是实际情况发生的。呼吸不需要刻意停止,以自然的呼吸节奏,只是在细微的空隙处,留意那一瞬间。
当你无力辨别这些细微之处的描述,总的原则是,你如果在空隙处,感觉到一丝宁静,保持这个宁静就足够了,呼吸照常进行。 当宁静丢失之时,继续觉知这个缝隙……
总结:无论是体会“在状态”的三际托空的状态还是注于心有股力线(空性力量的展现,见性之开端)的加持下开始观月轮,目的都可以最终的的见性。无论在破初关前后,都可以配合念佛(没得到密法传承的)或持咒(得到密法传承,注于心修三密),有密法传承在三密加持下更能成就即身成佛的果位(三身成就),那就更加圆满了。
另关于“明心见性”一词,从古至今说法都非常笼统,末学通过学习经典和祖师大德开示,仅提供一个参考:“明心”从第六识入于无分别开始,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在状态”,到进破第七识,第八识,一路破分别二执,俱生我执,到证得第八识据点“自证分”都属于明心的范围,按照冯达庵大阿奢黎的法界五级说(第一级真如圆觉,第二级据点:第八识自证分,第三级净光:第八识见分,第四级:净色根:第八识相分,第五级:复合潜势:第八识相分之复合),到法界第二级都属于明心的范围,到法界第一级,也就是进去真如圆觉的大空本体,才算见性,而禅宗属于的的见性(以根本智证大空本体,只法身成就),而密教属于见性至极(以五智彻证六大法性,三身成就)。
关于法界五级说,原文如下:
菩萨降魔已,无复障碍。坐菩提树下四十八日,心觉一道清净,妙合真如法界。时在三十岁二月初七日也。真实而如如之法界,为万法究竟本体。由此本体开为众生身,其间境界可略分五级:
第一级,法界本体;
第二级,众生心之枢纽;
第三级,众生心之相状;
第四级,众生身之枢纽;
第五级,众生身之相状。
寻常凡夫只知第五级境界。技艺如何精巧,学说如何幽玄,皆依本级而建立。其能发明第四级境界勤而行之者,下可以延年,中可以成仙,上可以生天。发明第三级境界能见诸实证者,消极可破除烦恼,积极可广明心相。发明第二级境界者,穷生灭之顶点。发明第一级境界者,显寂灭之妙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