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2-01-26

2022-01-26

作者: 做个会思考的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2-01-26 22:31 被阅读0次

    摘录:

    引导学生“经历”法则建构的过程,不是单通道的,而是多通道的。

    反思: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多元互动,多层次理解、多维度感知的过程,教学中设计层层深入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触摸知识的核心,多渠道去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形成对知识全方位、立体式的感知和理解。

    运算法则的建构,并不是简单的传授、灌输,而是要让学生充分经历法则探索和形成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发现并总结出计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去解释这样算的道理(理解算理)。而对算理的解释,则需要从“运算意义”“运算背景”等方面去寻找相关支撑的理由。

    因此,设计“立体”建构运算法则的数学活动,一般需要把握三个方面的要点:

    (一)设计引导学生经历基于“形式探究”的规则创造过程,体会规则创造的意义与价值。

    运算规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充满着思考力的体现。引导学生经历规则“探究”的过程,感受规则创造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

    对于运算形式,最熟悉不过的应该就是“竖式”了,竖式作为笔算过程的外在表现形式,除了表达相应的运算算理之外,还反映了不同运算的运算特点,体现这人类解决问题的方法意识。而学生在第一次接触竖式时,对于竖式的书写形式还是有很多的疑惑的。比如:竖式应该怎样写?(小数乘法中,究竟是相同数位对齐,还是末位对齐?)为什么可以这样写?(小数加减法是小数点对齐,小数乘法为什么是末位对齐?)竖式应该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口算是从高位算起,竖式计算为什么要从低位算起?)对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经历竖式书写形式的形成过程,在优化竖式的过程中,感受竖式书写的优点,理解竖式计算的便捷,深化对算理的理解,从而掌握竖式运算的法则。

    然而,在这些竖式中,最为有趣的是“除法运算”的规则。首先,除法竖式不是常规的“叠加式”,它的结果是写在上面的,过程是写在下面的,而且在计算的过程中,出现了多次“分层”。这些,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崭新的认识。在教学中,应着力引导学生经历除法竖式的探究。

    (二)设计引导学生经历基于“运算意义”的法则理解过程,体会规则形成的算理背景。

    在运算法则的学习中,算法属于技能知识。操作技能的习得是可以通过形式模仿完成的。然而形式模仿的基本原理是识记,且更多是机械识记,显然这不是小学数学技能教学的终极目标。事实上,从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运算法则的形成或归纳都是有相应的运算意义做支撑的,运算法则与运算意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引导学生经历借助“运算意义”理解规则的过程,同样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学习过程。

    (三)设计引导学生经历基于“规则运用”的合理变化过程,体会规则使用的再创造。

    一般而言,某种运算的法则是针对某种运算的普适性的规定,“掌握”法则即可以理解为获取了解决这一种运算的基本能力。也就是我们理解的运算技能,技能是一种技术方法的基本能力,技巧则为一种技能基础上的巧用、妙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技巧不掌握,不会影响到问题的解决。有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经历从“技能”到“技巧”的发展过程,体会规则使用的再创造过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2-01-2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qo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