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习录》一五三:警惕太过漂亮的文字

《传习录》一五三:警惕太过漂亮的文字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3-11-30 12:04 被阅读0次

《传习录》一五三:警惕太过漂亮的文字

来书云:“前日‘精一’之论,即作圣之功否?”

“精一”之“精”以理言,“精神”之“精”以气言。理者,气之条理,气者理之运用。无条理则不能运用,无运用则亦无以见其所谓条理者矣。精则精,精则明,精则一,精则神,精则诚;一则精,一则明,一则神,一则诚,原非有二事也。但后世儒者之说与养生之说各滞于一偏,是以不相为用。前日“精一”之论,虽为原静爱养精神而发,然而作圣之功,实亦不外是矣。

你来信说:“前几日先生关于‘精一’的论说,就是做圣人的功夫吗?”

“精一”的“精”,是从理上说的,“精神”的“精”,则是从“气”上来说的。理,是气的条理,气,是理的运用。没有条理也就不能运用,没有运用也无法体现所谓的条理。精可以作精细,可以作澄明,可以作精一,可以作精神,可以作精诚;一可以作精一,可以作澄明如一,可以作神圣如一,可以作至诚守一。精和一原本就不是两回事。但是后世儒者的学说和道家养生的学说却各自偏执一边,因此不能互相贯通、取长补短。我前几日关于“精一”的论说,虽然是针对原静你喜欢存养精神的问题而发,然而做圣人的功夫,其实也不外乎这些而已。

人,读文章时,难免为遣词造句的精当、谋篇布局的巧妙所折服,此时,注意力的焦点很可能驻留在文本意蕴之外,忽略了文章所传递思想道理的价值。同样的道理,写文章时,如果作者过于执着于辞藻的华丽、文笔的优美,也很可能让虚文占了上风,在表达真情实感上失了根本。问题是世间还有一种人,他总能做到两相兼顾、游刃有余。王阳明大概就是这样的人。

读王阳明的文字,一旦心中开始为他文字的精当所折服时,便要有所警惕,毕竟他所立的文字,从根本上来讲是要教人“学为圣贤”的,游离于这个目的之外,求文字的工夫,便辜负了他的良苦用心。

在这段书信中,王阳明提及先前的“精一”之论,是为原静爱养精神而发,过分注重养精神,必然导致精神难养,就像我们将休息太当回事时,往往休息不好一样,爱养精神还要辅以作圣之功才好。这里的元静也就是王阳明的得意弟子陆澄。陆澄曾经问过“仙家元气、元神、元精”的区别问题,王阳明告诉他三者是一回事儿——流行为气,凝聚为精,妙用为神。很显然,陆澄对仙道的一些说法比较感兴趣。

此前,围绕“精一”师徒二人有过两次谈话。

第一次谈话时,王阳明以舂米使其精白为例,说明“惟精惟一”的工夫。用舂簸筛拣来比“惟精”之功,以米的纯然洁白来比“惟一”的结果。也就是说,“惟精”是“惟一”的过程,“惟一”是“惟精”的结果,两者是一体不分的。第二次谈话时,王阳明用“万象森然”来定义“精”之母,用“冲漠无朕”来比喻“一”之父,从而说明一中有精,精中有一。

很显然,王阳明有一个一体同然的基本思想在,反对人割裂来看待本应是一体的概念。这也是他针对陆澄爱养精神的问题,特别阐说“精一”之论的缘由。爱养精神,也就意味着太过重视“气”,太过重视“气”也就意味着对“理”的忽视。

阳明有一段“出入释老,归本孔孟”的经历,之所以要“出入释老”,是因为青年王阳明看到了佛道积极的一面。也正是这段“出入”的经历,让他看到了偏执一端的局限,从而产生了一体同然的思想。这段“精即是一,一也是精”的精彩论述,便是这一思想的外显。在此基础上,书信中王阳明进一步发挥拓展,视“爱养精神”与“作圣之功”也是一体同然的。

总感觉这段文字怪怪的,《王文正公全书》中并没有这一段,学者怀疑这段话是后人加的。

太过漂亮的文字,读起来最好还是留心为好。

相关文章

  • 警惕文字

    ❌ 自古我们的祖先发明文字,虽然是从象形文字开始,是用来记录生活必要。 现在,文字不单单记录生活,更丰富了我们的生...

  • 随笔(一五三)

    今日锁文

  • 别把孩子打扮太过漂亮

    家长将孩子打扮得太过好看,并不是一件好事。 (1)增加孩子被侵犯的风险 一些家长认为,生这么可爱的儿子女儿,不用来...

  • 32他怎么把事办得那么漂亮

    姜忠学的心学课学习笔记 三、《同修传习录》专集 第31:他怎么把事办得那么漂亮? 邓艾民注版本《传习录》第33条 ...

  • 《月亮和六便士》

    人太过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太过害怕遭受别人的责难 所以亲自把敌人迎进了家门 于是间谍持续的监视着他 警惕地捍卫其主...

  • 一 徐爱录序

    传习录实践体悟 本人才疏学浅,此文旨在用最生活化和最言简意赅的语言方式记录实践传习录的点滴。我不知道这浅显的文字最...

  • 普天同庆

    《普天同庆》一五三 常江美 殊胜的节日 快乐的氛围 庆祝的气息 隆重而庄严 国威军威民...

  •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走近先贤

    《传习录》答顾东桥书的第七篇原文见下图: 《传习录》中卷的文字篇幅都比较长,对问题的论证也相对更加详尽。这一封回信...

  • 阳明心学216――文字相

    阳明心学216――文字相 (2020年10月28日10:16) 今天,听读《传习录》十...

  • 有时·有时

    想了许久,一直没有想好如果开始该以怎样的文字作为开始。害怕所写的文字太过片面,太过自我,以偏概全;担心所描绘的事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一五三:警惕太过漂亮的文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rq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