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乱想
参加省小学校本课程优秀德育课例观摩暨研讨会,听了一节现场课——《蛋雕——阴刻创作技法》
我是来找“错”的?□由某县风光、古迹、传统等“让人自豪之处”说起,延伸到恐龙、蛋雕的简单提及,然后导入本课——蛋雕创作。
一开始以为用的是会议承办学校的学生,非执教教师之所熟,所以只是感觉有些既不像是“为了学生”,又不像是“为了观众”,感觉就是不痛不痒,为了有这个环节而特意就设计了这么个环节。但其实还是无可厚非的,是有一定存在必要的“形式”。
但后来得知,这其实就是老师从自己学校带过来的“自己的学生”!然则,这一环节就毫无意义了——这些设计,不可以虚伪地设计到课堂教学中。
我是来找“错”的?其实,课前增加“说课”环节,将这些信息直接由教师甚至学生“说”给台下观众听听,效果可能更好,对学生而言也是更真实的体验,而非现在明明知道的“表演”。
如果,老师在课前带着自己的学生,一起向全体与会代表介绍一下“我们**县”,效果……
会如何?!
我是来找“错”的?□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阳刻手法的蛋雕,小组内交流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学科教学中,目前基于教育均衡理念有“零起点”教学设计的提法,在实践教学中,我一直不提倡——强调动手实践、强调体验的课程,一旦总是“零起点”,有种把学生以及听课教师当作“傻瓜”的感觉,不伦不类,虚伪而不真实——技能不是一节课就能练就的,许多教学也并不就是从学生一无所知一无所能起步的,那样的话,真实的教学就不能总是假装起点是“零”,这是面对学生的本真,也是对学生最起码的负责——毕竟,学生没有义务陪着我们表演,他们需要的是“学习”,是“成长”。
我是来找“错”的?已经学过了“阳刻”,学习“阳刻”之前了解过怎样的背景、技法以及注意事项?这些背景、技法以及注意事项,哪些需要在今天学“阴刻”之前重提,或者再度强调和指导?
这些内容,应该是以“复习回顾”的形式出现的,而不应该“旧貌旧颜”地出现在新课教学中。
上一节讲“阳刻”的时候,老师到底讲过一些什么?
我不知道。
我是来找“错”的?□教师展示阴刻作品,学生小组讨论这些作品如何做出,交流后,当众(实物投影)分析了其中的两个作品,分析得出了具体方法——板书:留出线条 刮出块面,之后又同时投影阴刻阳刻作品各一幅,供学生直观对比。
我是来找“错”的?此处无可厚非,中规中矩。不过自从2016年苏州国培期间听过来自美国的安德鲁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之后,我就对这样的教学不满足了。
十几年前,课程改革刚开始,有人分析对比中美教师教育理念的不同时,就举过一个关于苹果素描教学的例子,大意是美国教师上来就展示一个苹果,然后让学生创作,之后的学生作品五花八门,中国教师上来就带领学生细致入微地观察苹果,然后讲授各种方法,然后演示具体画法,然后提醒注意事项,然后……学生终于可以动笔。
安德鲁那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上,交代了任务之后,直接交由学生小组讨论创作,是典型的美国教师做法。
今天老师的教学,同样属于典型的中国教师技能教学思路,前期分析指导细致周全,点点滴滴注意事项一一提点,“等学生明白”之后,方才获得拿起雕刻工具的机会。
我没有说这种方法一定不好,我只是有些不满足,因为这种教学设计,根本上已经在剥夺学生试误的机会——而“错误”,可能比“正确”对于成长的教育意义更大。
技能技艺教学中过于完美地设计“教”,而非周到地谋划“学”,这可能是我们需要跨越的一道坎。
无论校本课程,还是综合实践活动。
我是来找“错”的?□教师分析讲解完阴刻技法之后,学生开始尝试使用阴刻手法改造自己原先的阳刻作品。一个阶段的尝试之后(这期间,老师在各组巡视,观看学生的动手操作),老师结合同学的作品,再次集体强调注意事项,然后亲自动手演示。
这里我想点赞。
为老师将自己的演示安排在学生动手实践有所体会之后进行的做法点赞。
毕竟,我们许多老师太习惯在前边讲解完背景、技法及注意事项之后,会“忍不住”紧接着就亲自动手演示一番“正确方法”然后才把尝试机会“还”给学生的。
学生实践之后有所得有所失有所惑,在此基础上的演示,才是学生所需,也才更有利于沉淀出他们对相关技能技法的理解。
没有实践体验的演示观摩,终究有雪泥鸿爪、雁过无痕的嫌疑——利于教师表演,不利于学生学习。
所以我在这里为老师点赞。
我是来找“错”的?□学生继续完善作品,之后小组内相互评价,选出最好的作品代表本组全班展示。
这样的展示评价,是我们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对激励学生很有帮助。
但我一直感觉不过瘾。
还是那个观点,好的作品可以欣赏,可以学习,但一些并不那么完美的作品,甚至,那些失败的作品,对学习的意义可能更大——这与正面教育必须与反腐警示相结合才有效的思路相一致。
我更想知道哪些学生的作品出现了失误,想知道谁的创意一般般,谁没找好支点下刀不稳出现飘移以至于刻花了蛋壳,谁的用力过猛戳破了蛋壳?……
如果,学生中出现了这些问题,如果我是老师,那么我一定会欣喜万分!
错误是金。
许多时候为了完美的演示,我们藏起了错误,也就真正遮蔽了学生的成长。
不是苛求,只是希望有价值的“错误”,不被掩埋。
我是来找“错”的?□最后附带一个老话题,关于“课”的完整性与局限性的问题。
一门课程、一个主题、一项技能的学习,一般都是由若干节课乃至其它活动系列化组合而成的,具体而言,就一项技能的学习(比如蛋雕,比如扎染)而言,任何一节单一的40分钟的“课”,在其间都只不过是过程中的一个节点而已。这个“节点”有自身完整性的追求,更有自身仅仅只是一个“点”的局限。
但我们的许多课中,出现的却是片面追求超越了“课本身”的完整性追求,无视“点”的局限性,其结果,就是丧失了“课”的真实感——一节不可能“真实完成”的课,强赶着拼凑在40分钟时间里上出来,它,可还是“课”?
完整的一节课,要求相互扣紧的各个环节;
有局限的一节课,要求真正明确自己能可能实现的任务,在面对学生真实基础的前提下。
真实的一节课,有特定的预设教学目标及任务,有应对课堂生成的留白,向前有所承接,向后有所延展。
就好比,扎染这件事,可以被设计成系列化的十几节课,但具体到每一节课,还要不要每节课都围绕着扎染这一物事反复交代相应的基础知识?真实的课,会在学习扎染相关课程的过程中,整整一学期每节课都从了解相关知识开始?
我说了很多,也知道在日常的教育现场,老师们不会作假,都在真实地面对学生。我其实只是想看比较真实的“优质课”“公开课”。
因为真实,
才可能指向学生真正的成长。
我是来找“错”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