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中国的航海,已经非常发达。特别是宋代,随着指南针的发明,中国航海技术绝对算得是世界第一。
宋代朝廷是鼓励贸易交往的。国内贸易繁荣,海外贸易也迎来一个高潮。大批量的海外贸易,自然会发生许多有趣的海上故事。
宋人朱彧的笔记《萍州可谈》中,就记载有商船海上咋对付鱼的趣事。
宋代中国造船业发达,这也是与海外贸易相互促进的一个因素。“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当时一丈约合今天的3米,就算是30丈的长度,也是90米长的大船了。这样的大船,载货的同时,容纳上百人甚至数百人,毫不奇怪。
这么多人挤在船上,长时间航行,顺便钓些鱼改善伙食,是很自然的事情。
怎么个钓法呢?首先钓钩得大,往往是手臂般粗细,才可能把鱼鈎得住。钓绳也得粗,要能够与海鱼角力周旋。钓饵当然也小不了,不是鸡,就是鸭子,得让海鱼看得见,吞得下,有感觉。
这样钓住的鱼,当然是比较大的鱼了。鱼一旦吞鈎,商船便只能跟着鱼跑。想要硬拉,船可不是大鱼的对手。往往拉拉扯扯地跑上半天,大鱼才开始乏力。再跑上半天,才能够把鱼拉上船来。
钓鱼的时候,怕的是起风。一旦风起,船上人得赶紧把钓绳丢弃。否则,风帆与大鱼角力,非得翻船不可。
不遇风,把鱼顺顺当当钓起来,也不见得鱼都能吃。有时钓得的大鱼不适于吃,就剖开鱼肚子,取出大鱼吞食的小鱼,给船上人吃。这所谓的“小鱼”,一条也有几十斤重。一个大鱼,肚子里往往吞食着几十条这种小鱼。剖出来,也够得商船上人们吃几顿的。
海上人吃鱼,鱼也吃人。船行海上,总有大鱼追着商船跑。船上扔下什么东西,都会被大鱼吃掉。上百人的船,难免有人生病。病死的人,因为忌讳死在船上,往往还未断气,就得投入水中。这样,自然就成了大鱼的口中食。
海中还有一种长达百十丈的“锯鲨”,突出的口吻像剑一般尖利,边上还有锯齿。这么一个体量,比海船还大多了,想要把海船拦腰切断,也是轻而易举。是否遇上,遇上了它是否与商船捣乱,可就要讲些运气了。
古人甚至认为海中真的有所谓“蛟龙”。遇上蛟龙,就剪下头发,同鱼鳞、鱼骨一起焚烧,蛟龙就会慢慢沉入水中,不来捣乱。
��R Ri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