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部编”教材语文教学的定心剂
——2018年武强县“三科”教材培训心得
暑假伊始,天热难耐。7月18日,全县三所初中的拟任八九年级语文老师,在第二实验中学参加2018年度“三科”教材培训活动。
众所周知,从2017年起,全国中小学开始全面采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语文、道德与法治和历史教材。对于这套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教育部也组织过多次培训和研讨,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把教材编写的意图,彻底全面地传达到全体语文老师的心里去,从而更好地推动语文教学的现代化。
这次培训,从北京参加教育部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培训的我县三中美女同事葛亚静老师带领我们一同学习了有关课件内容,我们对于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部分有了全面的系统的了解,为下一步开学以后教好这册教材有了思想上的准备。
通过一个半小时的培训,梳理一下,发现这套语文教材的编者意图可以简单概括为:基于读书,关注单元,强化文体,分清课型。
一、 读书
无论是数量、姿态、内容还是容量,这套教材最大的变化就是始终贯彻读书的理念。“读书为要”是温儒敏教授念兹在兹,挂在嘴边上的口头禅。温教授说“统编本”语文教材最大的特色就是“专治不读书”。改变,从阅读开始。这是今天培训感受最大的一点。去年教七年级上下册的时候,虽然也专门拿出时间来让学生阅读,但是依然流于形式,缺少创新,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自然效果不如人意。今后应该做更大改变的其实还是阅读,怎么样才能调动起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让阅读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让阅读成为语文课堂的常客,我认为应该当成一个课题去研究探讨。
二、 单元
以前教课文,只是从单篇文章入手,罗列注入字词、文常、篇章、思想诸方面,表面上看起来内容挺多,挺全面,实际上依然只是立足于应试的那一套,根本无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师上课面面俱到,时间长了课堂枯燥无味,学生不爱学,教师还很累。搞得师生两方两败俱伤。这次培训让我真正看清了教材编者的意图,就是强化单元文本的整合,注重读写配合,阅读双线组元,写作独立专题,名著导读聚焦读书方法,课外古诗词诵读开始出现独立单元。每个单元的体例上有所区别,但是每一个单元的主题又很明确。对于单元内部的自读课文有所增加,同时在学习形式上更加多样,评价方式也更加灵活,这都是教学之前必须要认识清楚的问题。
三、 文体
以前的语文教学注重字词等知识的记忆,这套教材非常注重文体的教学。把握文体的基本特征是不少单元的基本要求,那就要求教师在单元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一种文体,在完成教材文本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引入同类文体的其他文本,借此以强化学生对于此种文体的深入认识。无论是散文还是说明文都应该贯彻这样的理念来进行单元教学,这样才能完成编者设计的意图。同以前认为的语文教学的四大文体相比,现在的教材中对于文体的认识更深化更全面也更多元化,这也正好能够让学生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更充分地了解汉语言文学中的文学样式。即使对于教材中涉及到的那些非纯文学的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更要适时穿插,加以涉及。其实这类文体的应用性更强,更贴合现实也更有用。
四、 课型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型上更要大力开拓,不断创新。教材内容指向更具有自主性、活动性的教学方式,课后练习等助学系统突出体现研究性、拓展性。教材内容从以文学文本为主走向多种文本并存。这些特点都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型的时候,要充分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努力开拓全新的课堂类型。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完全落实。把分组教学全面引入到语文课堂当中,注重学生在小组之内的自主评价、借此推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自主性,习惯性,从而把教师的精力从繁琐低效的课堂中解放出来。
总之,这次培训解决了不少在去年七年级教学过程中的困惑。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本来就要不断追踪现代教改的新理念、新提法,并把这些理念和提法贯彻到自己的教学当中去。一句话,就是要不断顺应新时代语文学科发展的新变化,逐渐培养自己按照科学规律搞好语文教学的本领,这些都源于对新版教材的深入认识。可以说这次培训正当其时,时效性很强。
谨把本次培训中一些重要的理念附在后面,以不断提醒自己:
八年级上册教科书的几对关键词
不变与变化
1.其实不存在“下”什么与“上”什么,这是一套新编教材,不是过往哪个版本的修订。
2.有众多文本在长期的实践中被证明适合用作课文,但不等于哪一套教材能把它们搜罗殆尽。
3.不妨关注一些“有点眼生”的课文的价值及其指向性。
去虚浮就朴实:《回忆我的母亲》
去阴柔就阳刚:《白杨礼赞》《富贵不能淫》
去谄媚就刚直:《周亚夫军细柳》
认识时代变化: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进行生命思考:《散文二篇》
顺应与培养
1.八年级学生开始要“自己走”,不满足于“跟着走”;合作、综合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2.八年级语文教学要从七年级的一般能力、一般方法,过渡到专门化的能力与针对性的方法。
3.教材必须顺应学生、学科的变化规律,才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自主与活动
1.自主阅读是课标的精神,也是本套教材一以贯之的理念。
2.八上教材在“自主”方面的要求有所提高。
第一,自读课文的比例有所提高,每个现代文单元都安排两篇自读课文(七年级为一篇),文言诗文单元也有自读课文,活动探究单元的课文则都设计为自读课文。
第二,两篇现代文自读课文中有一篇不设旁批,只有阅读提示,更需要学生在阅读中依靠自己的力量。
第三,课后练习、阅读提示中推荐的阅读篇目数量有所增加(文言文课文也有推荐阅读篇目),类型也更丰富。
3.八上教材中的“活动”绝不仅限于活动探究单元。
文体与方法
1.文体线索特别明确,文体范围有所拓展。
新闻、回忆性散文与传记、文言写景短文、律诗、散文、说明文、各体文言文、各体古诗词。
有不少是非文学文体。
2.文体安排细致集中,方便进行比较阅读。
3.抓住不同文体写法、语言的特点来设计。
知识与思维
1.教材呈现的知识,远远突破了一般意义上的语言、语法、语文教学类知识的范围,提供了不少文学、文化领域里的重要知识。
2.不仅提供固定、静态的知识,还提供策略性知识、过程性知识,提供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线索与路径。(集中体现在活动探究单元中)
3.呈现较多知识,固然有积累的意思,但更多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抓手和线索,帮助学生思考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五句话概括
1.阅读是基础。
2.活动是特征。
3.整合是方向。
4.实践是精神。
5.自主是本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