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是早期写就的一篇感悟,现在回看,感触更深。故重新整理后再次推送,以作激励,不忘初心。”
初衷
有朋友问我:文章选题为什么要这么杂,天南海北,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并劝我应该找一个小的切入点并深度挖掘。
这话说的没错,如今几乎所有的公众号都在锁定目标人群,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
那我应该把目标人群定位在哪里呢?
我是一名码农,把目标定为于IT?或者追于社会热点?又或者专注于自己所感兴趣的历史、文学方面?
这些都不是我想做的,但又都是我想做的。
我不想把这当成一种工作,而是当成一种兴趣。
我自己也不知道明天将会写些什么,我只知道要把今天的文章写好,不让读者欢喜而来,失望而归。
对于“杂”,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任何知识都不是单一存在的,它们相互纠缠又相互佐证。
我寄期望从这些杂乱无章的选题中得出普适于大众的一些结论,并且这些结论能够给予大家一些微不足道的帮助。
从第一篇文章到现在过去了十天。写这些个东西,感觉只是基于一种巧合。
我的第一篇文章是《猪肉价格将会何去何从?》,在这之前我从没想过要写一些什么,也从没想过要做一个公众号,平时工作强度虽不似“闫某”那么夸张,但也绝不轻松。
就是这一篇文章,我发现自己还能写一些东西,并且发现时间“挤一挤”尚能挤出不少。
能坚持到现在绝对离不开家人、朋友的支持。一篇文章从选题到立意再到成文我都要先和他们分享一遍,经过反复修改才能发表。
有时会因为想到一个好的题目而兴奋不已,我都要分享给他们探讨一番,他们呢,看到一些好的题材也会发给我。
在此,尤其感谢我的母亲:
这些文章对于她来说已经是相当的晦涩难懂,甚至一些题目都难以明白通透,但仍然每天都坚持把我的文章读完并打电话来与我分享,嘱咐我不要熬得太晚注意休息。
“巷子”很深,我的“酒”也不是那么香。看到文章能有一点阅读量会很开心。
我从不担心什么公众号的红利期已过,我只担心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会写不出来东西,而且这种担心日渐加剧。
这也是为什么我要把“日更两篇”缩减为一篇,我想我应该空出一点时间去“输入”而不是一味去“输出”。
一间“小作坊”也应拥有工匠精神,做一只鸵鸟吧,埋头苦干,不向“流量”低头。
我相信:
“小作坊”也能出精品,“杂货铺”也会有春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