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中,一刻不曾停歇,喘息,翻开了这本书,那里描绘的世界,却如此真实却有如此不同,恍若隔世。那里面的各族群众,那样努力纯粹的生活着,喜怒哀乐、生老病死,养家糊口,一代代相传的手艺,无一不叙述着。在时代变迁中那些普普通通人们,用自己的方式叙述着自己的传奇。
一位72岁的维吾尔族农民卡德尔老人用38年记录的十几本解放军爱民日记被发现。日记记录了,解放军某部1967以来,历代官兵为百姓做的上百件好事。年岁已大的卡德尔老人表示要将记日记这件事情让儿子一代代的传下去。老人的儿子也表示会遵从老人的心愿,一代代的传下去。人民的思想是朴实的,只能用这种朴实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激,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比任何华丽的辞藻更加动人,而这件事情对我的触动很大。作为一个阅读者,我只能从字里行间品味出一丝丝,卡德尔老人对那些帮助过他的当地驻军战士们的感激之情。不同于邻里之间的互相帮助的感激,而是在一个人孤助无力时,雪中送炭般的感激,深刻到比无以言表的更加深刻的感激。
在这个各类媒体宣传尤其发达的时代。相较于那些电视媒体啥一闪而过的宣传报道。记日记的卡德尔老人的故事尤其的显得深刻厚重。不同于官方的宣传和报道。那些故事不在是新闻中简简单单的图片和文字,而是变成了流淌过老百姓心间,在历史长河中刻划下的烙印。
还有一名53岁的吐尼亚孜老人,是一位能够传唱数千数万的木卡姆歌词的一位老艺人。在生活困难的南疆地区他独自依靠自己传唱的祖卡姆,和打造铜壶的手艺养活了包括自己两个孩子在内的大家子人,生活虽然困难,但他依旧没有放弃坚强的生活着,他依然用那和煦的笑容感染了一大家子人。因为包括作者在内的许许多多人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作为一个手艺人在这困苦的生活中不但认真磨练做铜器的手艺,获得了大家的认可,而且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的传唱者一样为大家称颂,和其他那些千千万万个兢兢业业又普普通通的手艺人一样,坚持自己的道路不断前行,为自己和大家带来欢笑。
同样有着这样一群人每天进行这样一件件可能微不足道的好人好事。也许我们身边没有一个像吐尼牙孜或者卡德尔老人这样。跨越数10年时间长河的传唱者或记录者。但他们一样是你如一日的坚持着 但这依然不妨碍我,从心底由衷的对他们表达敬意。这些可爱可敬的访惠聚工作者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直践行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迎着最早的朝阳,背负最晚的星辰,流最多的汗水,解决百姓生活中最苦的困难。在一线访民情,惠民生,聚民意,用激情和热情为老百姓带来希望。
读着这本在新疆的书,看着书中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不疾不徐,娓娓道来。那些酸甜苦辣,那些奋进和希望。自己就慢慢得陷入到这个纯碎的世界里去了,仿佛就在大树下乘着凉,听着老人讲那过去的故事。我想这才是真正打动人的文字,并不需要有多华丽,多戏剧,而应该是最贴近生活的朴实无华,这便是刘亮程著作的《在新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