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二十分,二宝醒了,婆婆也被吵醒了,过来看看。这不是我要写的重点。
重点是:婆婆问我是不是老公没洗脚,还问我为什么不让老公去洗,而且婆婆说她已经在厕所准备好了盆子。【我记得老公快到家时,婆婆在等他,我因为想看会书,所以可以给老公开门,就让婆婆先去睡了。现在想来婆婆不仅是在等开门吧】
其实,老公再过两周就是30周岁生日了,已经足够足够自己处理事情,不需要别人提醒洗脚这些事的了。但是每天晚上婆婆都会提醒甚至驱赶着老公去洗脚,有时还会因为这种控制与被控制,导致他俩吵嚷几句。
我基本是不提醒老公洗脚的,他洗不洗脚,不是相处的必要条件。而且有时候提醒也没用,话说多了反而没了效力。
最近发现好多时候,当妈妈的人总爱絮叨,提醒这个嘱咐那个,但是孩子更多的是不情愿,甚至反抗。于是,妈妈就气不打一出来,下次继续唠叨。如此循环。这样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起反作用。
想让自己的话有力量,那就要少说没有必要的话。如果一件事没有触及原则,那就不必要太较真。如果一件事最终是改变不了结果的,早一点同意还能赚点好。图一时嘴上痛快,说一些狠话或不停的唠叨,无益。
我作为妻子,会这样看待问题。那么我也要不断的审视自己,不要成为一个总在拿着鞭子驱赶孩子的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