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星期在学画画,而在看高手的教学中,明白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直在做一件事,而遇到瓶颈时,要懂得换下位,就像长时间画一幅画时,时不时要水平翻转画面,来确定整体构图是不是偏了。
说是这样说,相信很多人也是很早就知道了,甚至不以为然,但真正在做的时候,一是根本想不到换位,做到死;二就是知道应该换下思考方式,但没有方法。
于是我想到了过去大概了解过的《六项思考帽》,当时因为看了一章,认为是团队头脑风暴的时候用的,所以就没继续看下去,现在重新翻来看,确实因为带着问题来,感触良多。
首先就是为什么是六项。这六项我的分类是3组对立的思维,数据与直觉、谨慎与冲动、规则与自由,而这三组又分别对应处理一件事时的三个不同的阶段:信息、分析、操作。基本涵盖了一件事整个处理过程的大方向上的所有极端。
然后就是怎么用。不光是你觉得你是在这个状态就可以了,而是每项思考方式,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总结,才能最终划定属于自己的六个极端方向。而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参考别人的思维,并划进自己的思考范围里。
再然后就是使用时机的问题。什么事都用六项思考帽,感觉上像是很锻炼思维,但看过一些其他书,说的就是自由思维最大的禁忌就是模板化。六项思考帽其实就是在分解问题,简单化思考方式,而这个过程,就是在固化个人思考模式。所以我觉得,应该还是更多的用在自己遇到瓶颈的问题。而这个模式确实非常合适团队,团队的效率更多偏向于模式化工作流程,而集思广益的道理还是十分正确的,当然我自己没这条件去尝试。
最后就是我自己的一点心得。我在初中开始就十分喜欢写总结笔记,但真的就是论语里那句话:思而不学则殆。总是会遇到那么多无法靠过去仅有的知识能解决的问题,以至于我很长一段时间是处于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什么事只要遇到困难,并且自己真的去死磕很久却还是解决不了,就放弃了。那时候就经常想着去换位思考,但其实很大程度还是会局限于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存量的。与其自己死磕,还不如去找个朋友聊聊天,或者看几本书,总之接受新的信息,其实更能帮助自己找到新的方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