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普通人的世界里,人们要努力适应自己产生的各种情绪变化。在喜、怒、哀、乐的情绪里,有些情绪让我们愉悦舒服,所以我们喜欢它,想让它一直保持着。可是人间烟火总要燃起,不好的情绪也将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部分情绪会让人难过让我们悲伤痛苦。
前两天,A友对我说:好难过,家里孩子每次写作业,我头都被气大了。看图写作文直接不知道她在说什么。每次语文考试也要栽进入,15分的看图写作文分数就考2、3分回来,语文成绩从来都上不了80分。
昨天,B友对我说:今天我拿到之前在医院检查的结果了,看完后,心塞难过。年纪轻轻,病得不轻,全身上下,很多零件受损。
生活中,会有很多人对我们说他们的故事,故事里同时也伴随着他们对这件事或这几件事的看法和情绪。或悲伤,或欢喜,或平静……每天在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时,也在经历喜、怒、哀、乐、悲的情绪变化,本以为接触多了,见多了,也就看开了,可是每次难过的时候还是会如此的悲伤!
其实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欣然接受,那就什么都好说,人本身也会变得平和,那就没有那么多悲伤逆流成河。但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能与正面情绪友好相处,却做不到正确的处理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并且更有人会周而复始的进入到一种情绪又以同样的模式来应对这种情绪。那怎样才能跳出这种可怕的循环,让内心世界多些平和,让我们看起来不那么悲伤?
觉察
当看到孩子拿水果刀玩耍的时候,有些妈妈马上蹭蹭蹭的开始上火来劲,接着就啪塔啪塔教育一通。孩子哭了,然后妈妈也开始后悔难过了:不会把孩子吓到吧,不该朝孩子发火的,更不该打孩子的,可就是忍不住。是谁让我生气了,生气后我怎么会陷入难过的情绪里不能自拔?是谁控制着我的情绪?是怪孩子吗,可是怪孩子什么,孩子只是出于好奇,我这样会不会反而打击和剥夺了他对探索事物的需要?
当问自己这些问题的时候,那说明我们已经开始在觉察。只是觉察得有点后知后觉,所以也就只能改变后面的事情。但这一切都是好的,说明事情正往好的方向发展,坚持下去一切都可以不一样。
行动
立刻开始做另外一件事情,并且全身心的投入。有一句话说:要结束一段感情,最好的办法就是投入到下一段感情。在难过的时候也同样奏效。当开始做另一件事情的时候,注意力就不再那一件难过的事情里,慢慢的也就转移了悲伤的情绪。久而久之,也就发现其实人生都是有些琐碎的小事构成,回头看看那些难过的事,是那么微不足道。那现在遇到难过的事,是不是也可以不那么悲伤。
但是,一切好像又没有那么简单容易过去。可能都会有一种同感:当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有那么几件过不去的事情,魂牵梦绕的缠着我们,让我们无法入睡。使劲的告诉自己,已经过去了,可是怎么都过不去。接着会想象,如果事情回到那天,那我会重新换种更好的姿态来面对。往事不堪回首,但同样的场景,同样的情绪还会出现,可以在情绪蹦出的那一刻就觉知,然后把后面的事情叫停。还是上面的例子,当看到孩子拿着水果刀玩耍的时候,妈妈火气上来了,这个时候妈妈应该立刻意识到自己上火了,赶紧转变然后过去跟孩子心平气和的说:水果刀危险,会伤到自己······情绪好了,一切都好了,当然也就不会伤害到小孩子。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过得好一点、快乐一点。有些天生都具有这种获得快乐的能力,所以一切感知对他们来说都很简单。但大多数人则是需要慢慢练习的,对其而言也是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不是所有知道都能很快觉察,更不是所有觉察都能很快行动。
成长的过程是累的、是痛的、是需要时间的。掌握了方法,可以让一切难过都不那么悲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