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苏轼
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犬、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鸳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定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译文
三年来已数不清多少次梦回吴中故园路了。君此去,我要遣那传信的黄犬跟随你一道,盼你时时捎来音讯。你若到了松江呼唤小舟摆渡时,切莫惊吓了渡头栖息的鸳鸯白鹭。要知道那吴中四桥的所有河湾渡口,都是当年我常常游逛之处。
我也曾于王右丞《辋川图》前,细细打量那暮春景致,也常记起他那些思归之句。如若我要定个归乡之期,料想天公也定会应许吧。君看我这身上的春衫,还是别前小蛮(爱妾王朝云)的细针密线所缝,曾浸透了西湖的泪雨。
赏析
此时苏轼被外放杭州已三年,族弟苏坚(伯固)随其在杭三年,欲返吴中故乡。全词表达了对苏坚归吴的羡慕祝福,抒发自己欲归不能的惋惜及对故园故人的思念,也间接表达了对官海浮沉的厌倦。
在众多的送别词中苏轼的这首《青玉案》可谓别具一格。一方面作者为送客而作,一方面自己还客居他乡,是为“客”中送客之作。
“作个归期天定许”一句,奇境别开,明知不可归而犹言“天定许”,思归之情,倍见殷切。
“小蛮针线”则显出宦游天涯之可衰,情真意切,其意境绝非柳永“针线闲拈伴伊坐”(《定风波》)之类小儿女语所可比拟。
“作个归期天定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归期天定许”写苏轼迫切思归与亲人爱侣团聚,特借白居易所宠爱的善舞妓人小蛮,喻指其爱妾朝云,朝云亲手缝制的春衫“曾湿西湖雨”,为“天注定”做一注脚:天公有情,为朝云之相思而洒泪雨。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44686/33ae105e0f83d79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