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弟弟妹妹都开始长个儿,小提琴的换琴频率越来越多,从一开始的1/8琴到1/4,然后是1/2,再是全尺寸的大琴。本以为换了全尺寸就算大功告成了,没想到还有。这不妹妹的提前考的科目里有音乐,除了钢琴,妹妹还加了小提琴演奏。所以她当初抱着参加学校乐队玩一下的心态,买的那把600刀的小提琴就达不到要求了,得换上一把好一点的。弟弟的全尺寸考级琴两年前花了4000刀买的,这一次估计没五六千拿不下来。
小提琴老师有熟悉的琴行,周一去那里找了几把他觉得还不错的,今天上课的时候就拿到到工作室让妹妹试。最终选择的两把琴都是法国制造的,仿制古董琴。
浅色的这把,仿的是1831年的de Bériot名琴,材质给人的感觉和它的颜色一样轻薄。高音部分十分的出彩,音色轻盈,很适合女孩子。
深色的这个,一开始妹妹没能发挥好,感觉拉得很笨重。于是老师又让弟弟试拉,弟弟娴熟的技巧,很快赋予这把琴醇厚的共鸣。但是拉浅色的琴却异常的突兀难听。老师让妹妹拉了一些指法练习又重新试琴,这一次倒是好了很多。
选琴一般都是不说价钱的,因为这样才能更可观的从音色和个人喜好本身选,而不受价格的左右。当然一开始也会问好心理价位,从这个范围内选择。所以弟弟妹妹试音的时候完全是根据自己的感觉。但是妹妹又选择困难综合症,一般这种情况都要犹豫好久,最终老师只好把价钱也说了,给她多一点选择信息。妹妹最终选了深色的那把,4500 刀而浅色的那把要6000。
要是我,应该也会这么选。我其实一开始不知道价钱的时候,就喜欢深色的这把。因为它的音色醇厚饱满,技术熟练的人都可以轻松驾驭。浅色的虽然高音出彩,但是其他的却很一般,小提琴本身就是音很高,出彩的高音虽然可以成为亮点,但也会把中低音区的不足更为明显化。如果是独奏倒也罢了,放在合奏里很难和其他人融合,说实话并不好驾驭,而且这样的音色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作为考试琴,与其搏10-20%的机会拿99.95的高分,而80%几率可能只有80分,不如找80%的几率拿95分。虽然有点保守,但起码几率大不容易出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