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管理的部门越大,管理的人数越多,就越应该学会“理”,学会建立规则和调整规则。
而这些需要“理”的事情分别是:
确定要做的事情和目标。
确定组织架构,分而治之。
确定具体的岗位。
确定绩效和激励机制。
确定制度,用制度而不是靠经理的魅力管理。
确定流程,用流程而不是靠惩罚来确保做事的质量。
一位老板给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他有一个业务部门,由一位业务经理主管。
这个部门有十几个人,其中有两个人业务做得最好,但是这两个人和其他同事关系不太好。
老板左右为难:是迁就那两个能干的人,还是迁就大家?
我问这位老板:这两个业务好的人在人品上有问题吗?
老板说:人品没问题,但个性有问题。
我说:那真正的问题在于你的部门经理,因为他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我们往往把问题归罪于某个人,以为把一个人处理了,我们就万事大吉了。
但结果往往是当我们把不听话的和不顺眼的人赶走了。
企业缺少了不同的声音和竞争的动力,公司的业绩也就跟着下来了。
正确的做法是:让管理者成为真正的管理者。
管理者真正难于做到的是“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管理者会越来越熟练地掌握管人的艺术。
管理者真正难于做到的是“理”,而“理”是什么?
“理”就是梳理,就是总结经验,总结教训,就是想办法从根本上改变一件事情;
“理”就是重新定规则,从规则的角度彻底消灭问题。
“管”的着力点在于改变人,改变人的态度,改变人的能力;
“理”的着力点在于改变事,改变流程,改变不合理的做法。
如果管理者只“管”不“理”,即使你“管”的能力再好,以后还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如果管理者不敏感地意识到并尽快解决部门内任务分配规则的问题,以后类似的矛盾还是会出现。
为什么员工不会像老板一样操心?
1.操的心多不等于拿的多
2.赏罚不明,干的好了功劳被拿走,干的差了责任全在自己
3.公司发展的再好也与我无关要让员工愿意主动干,拼命干,那你一定要给他一个干的理由!
那么,怎样设计薪酬模式才能激发员工的斗志,让他为自己拼命地干?同时还不增加企业的成本?
第一种模式:特别推荐KSF增值加薪法——一种员工和企业共赢的薪酬分配模式(适用于管理者和一线销售人员)
KSF是什么?
KSF是一种能体现管理者和企业共赢的模式,是一套给员工提供加薪机会,又不增加企业成本,以此激发员工拼命工作的薪酬方案。它一般会给管理者开拓6-8个绩效激励渠道,并在每一个渠道上找到平衡点,超出平衡点即做出分配细节。
KSF设计的六个步骤:
1、岗位价值分析
分析这个岗位核心工作,直接为企业带来效益的价值点
2、提取指标(中层管理人员指标6-8个)
比如销售额、毛利率、毛利润、员工流失率、主推产品销量、员工培训等可量化的急需改善的指标
3、指标与薪酬融合(设置好权重与激励方式)
每一个指标,都配置对应的绩效工资。需要注意,不高把所有的指标平均分配工资,要挑重点。
4、分析历史数据
过去一年里,营业额、利润额、毛利率、成本费用率等
5、选定平衡点
企业和员工最能接受的平衡点,要以历史数据作为参考
6、测算、套算
依据历史数据,选取好平衡点,讲选取好的指标,各分配不同比例的工资额。
举个案例,某生产经理薪酬模式:
在KSF模式下,他的薪酬分配:固定薪酬(20%)+宽带薪酬(80%),宽带薪酬的部分薪酬,被分配到6-8个指标当中,每一个指标设定一个平衡点(平衡点选在过去一年的数据平均值,或者是老板和员工达成的共识点),只要达到了平衡点,员工就可以拿到这部分薪酬。
生产经理KSF薪酬模式
如果采用KSF薪酬模式,他会有6-8个加工资的渠道,在原有平衡点上:
毛利润每增加10000元,奖励31元,每减少10000元,少发25元;
总产值每多3000元,奖励5.3元,每少3000,少发4元;
报废率,每降0.05%,奖励2.5,每上升0.05%,少发2元;
及时交货率,每上升0.05%,奖励2元,每少0.05%,少发2元;
员工流失率,没流失,奖励50元,每流失1人,少发250;
KSF全绩效模式,给员工提供了没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员工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好的结果,为自己加薪。
第二种模式:合伙人激励法——适合核心人才
合伙人,是一种让员工既出钱更要出力,却不改变公司股权结构,一起经营公司,分享公司利润成果的模式。
在某种程度来说,李氏合伙人是以协议作为约束的对赌模式,虽然员工不持有实股权,但是却拥有分红权,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员工的斗志,让其以老板的角度去思考,去经营企业。
员工出钱了,才会把心投进去,出力了才会创造企业想要的结果。
公司要保证员工资金安全,像放置银行一样,不会有风险,并且会至少可以获得和银行同等比例的利息;
1、合伙人的分红,收益要按时按量按约定发放,一分都不能少;
2、合伙人得到的收益必须由贡献度和出钱额结合而定,避免合伙人只是出钱坐享其成。
3、合伙人对公司最大的价值,其实是员工的工作心态变化。公司不缺员工那点钱,但是员工有投钱,整个人状态是不一样的。他会真正站在公司角度去思考,去努力,去创造最大价值。
第三种模式:精神激励,奖励积分、及时认可,即时激励。
积分式是薪酬绩效激励的延伸和补充,能以极低的成本,激励员工,让员工不仅明确工作的方向,还会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不再为钱斤斤计较。举个栗子:当员工迟到了,不扣钱,扣分。做了好人好事,不奖钱,奖券。
积分的核心价值:
用分值量化员工的变现,清晰记录与展现员工的贡献
不直接奖钱,却比钱更有意义,比传统评分方式更客观具体
员工普遍认同,不反感,容易落地
将欣赏、快乐、激励、福利融为一体,创造属于员工的快乐文化,让员工关系更加融洽
总结:
老板要学会用机制,让企业自动运转,不要什么都亲力亲为,这样就算累死自己,也不见得有好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