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资治通鉴读书想法
资治通鉴210卷,唐玄宗已经登上皇位,为什么还一定要诛杀自己的亲

资治通鉴210卷,唐玄宗已经登上皇位,为什么还一定要诛杀自己的亲

作者: 传统经典学习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22-01-11 21:58 被阅读0次

在公元710年的唐隆政变中,太平公主与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联手,推翻了韦后与安乐公主集团,拥戴李隆基的父亲,相王李旦登基成为唐睿宗,接管了唐帝国的权力。但与此同时,帝国也形成了三个权力中心。

第一个权力中心当然是唐睿宗李旦。李旦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最小的儿子,这时已经48岁,他的性格比较恬淡,权力欲不强,曾经在684年-690年就当过几年皇帝。睿宗非常信任和依赖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有什么事情都要让大臣先问过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意见。

每当宰相们奏事的时候,李旦就要询问:“这件事曾经与太平公主商量过吗?”接下来还要问道:“与三郎(李隆基)商量过吗?”在得到宰相们肯定的答复之后,李旦才会对宰相们的意见表示同意。

唐睿宗李旦剧照

第二个权力中心是太平公主。太平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小女儿,也就是李旦的亲妹妹。从小就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李旦对这个妹妹也是非常宠爱。太平公主本身是一个极富谋略的女人,参与了神龙政变,帮助唐宗中李显复位,并在此后与韦后及武三思集团保持了权力平衡,但武三思被李重俊诛杀后,韦后集团打破了与太平公主的权力平衡,所以太平公主联合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诛杀了韦后。根据法律,公主最多只能封300户。太平公主因此番功劳而晋封万户,为唐朝公主权势之顶峰。

此后,太平公主凭借着功劳和李旦的宠爱,广树党羽,权倾朝野。朝中七位宰相之中,有五位是出自她的门下,文臣武将之中也有一半以上的人依附她,并掌握了左右羽林军的头目。

太平公主

第三个权力中心是太子李隆基。李隆基是李旦的第三个儿子,被称为“三郎”,因为唐隆政变的功劳,加上其哥哥李成器(李旦的嫡长子)的谦逊自保,当上了太子。根基虽然不如太平公主深,却拥有法统权力。同时也有一批追随者。更重要的是,李旦没有权力欲,刚登基没多久就想禅位给李隆基,由于太平公主的阻止才作罢。

但是在712年8月,李旦仍然坚持将帝位禅让给了李隆基。李隆基正式登基,成为唐玄宗,改元先天。李旦退位成为太上皇,初期仍然掌握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

唐玄宗李隆基

在李旦当皇帝时,还可以维持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的权力平衡。等到李隆基成为皇帝,双方的矛盾更加尖锐。对太平公主来说,想要维护和巩固自己一直以来的权力,而她的权力实际上来源于性格恬淡的李旦的宠爱而分享的皇权,而皇权现在属于李隆基。李隆基年少气盛,且杀伐决断非常果敢,又有匡扶天下的志向,势必要稳固自己的皇帝地位,就要收回本属于皇帝的权力,就要动太平公主的奶酪。在李隆基成为太子之后到登基之初,双方一直在斗法,但是基本都是太平公主处于攻势,李隆基处于守势,包括在李旦面前说李隆基的坏话,散布谣言,甚至要求改立太子,挑唆李旦与李隆基父子关系等等。

双方矛盾终于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713年(先天二年),太平公主与左右羽林军头目等图谋发动政变废掉唐玄宗,又与宫女元氏合谋,准备在进献给李隆基服用的天麻粉中投毒。但是被魏知古告发。因此,唐玄宗决定先下手为强,与岐王李范、薛王李业、郭元振以及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问、尚乘奉御王守一、内给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人定计率先下手诛除太平公主集团。

先天之变

李隆基通过王毛仲调用闲厩中的马匹以及禁兵三百余人,召见左右羽林军头目,常元楷和李慈二人,并先将他们斩首,然后逮捕了其他参与谋反的文臣。太平公主逃入山寺,直到事发三天以后才出来,被李隆基下诏赐死在她自己的家中,她的儿子以及党羽被处死的达数十人。

唐玄宗还下令将太平公主的所有财产没收充公,在抄家时发现公主家中的财物堆积如山,珍宝器玩可以与皇家府库媲美,厩中牧养的羊马、拥有的田地园林和放债应得的利息,几年也没收不完。

此后,由于太平公主势力太过强大,又清除太平公主余党中罪恶比较大的官员,清理了一年才完事。

至此,由于三个权力中心导致的先天政变结束。唐玄宗掌握了完整的皇权,并改元开元,启用姚崇为宰相,正式拉开开元盛世的序幕。

在过程中,李隆基错把谋反主谋崔湜引为心腹,又打破传统重用宦官高力士等精彩故事,以后再详细分析介绍。

高力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资治通鉴210卷,唐玄宗已经登上皇位,为什么还一定要诛杀自己的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yi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