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玲中原焦点团队第798天分享

1-17页《爱和自由》作者:孙瑞雪
第一章
儿童带着自己的精神胚胎带来这个世界上。
儿童的内在有一个自然的,有序的成长过程他只需要我们提供一个合适的发展环境。
不破坏就是最好的培养。——樊登老师。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治理成长是浮在心理成长之上的。
我们要做孩子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他的主人。——蒙台梭利。
第二章
所有的小孩都是用“口”和“手”来认识这个世界的。这恰恰说明孩子认识这个世界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
儿童是靠感觉认识这个世界的。当孩子没有感觉的时候,我们不断的强制孩子。教给孩子东西,有的人话还特别多。
当孩子处于某种感觉中的时候,我们不但看不到机会,反而会打扰他。把他的感觉破坏掉,这样儿童内在的观察和感觉就在这种强制的过程中丧失殆尽。
第三章
个性等于创造力。
生命的高贵就在于你的生命跟任何其他生命都不一样,对世界万物的感知也跟别人不一样。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
蒙特利瑟说,我们可能要问,使儿童能在所遇到的无数印象中,选择某个印象的这种特殊兴趣是什么呢?
很显然不可能存在外部的刺激。
真正的个性是思维模式,生命状态上的与众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