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听宝爸们说自己忙于工作无暇陪伴年幼的孩子,导致亲子关系的疏离;也不止一位宝贝曾说过“我不是爸爸的小宝贝,我是妈妈的小宝贝”这样的话。
每当这种时候,估计那些起早贪黑为家庭忙碌的宝爸们心都碎了。平时为了更好的生活去奔波,以至于牺牲了太多休息时间。忙碌之余想跟宝贝联络一下感情,却发现自己已经被亲爱的宝贝疏远了。内心的失望、沮丧和痛苦,也许大部分宝爸都经历过。更糟糕的是,每当这时候,很多宝爸都同时遭受着来自妻子的抱怨和指责。于是,一些宝爸更是陷入痛苦中,甚至渐渐远离了家庭生活。
为什么呢?
首先,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爸爸们平时参与育儿比较少,大部分是忙于工作;有一些是缺乏育儿经验,对如何陪伴孩子一脸茫然;当然也有极少数沉迷电子产品或网络游戏的宝爸,他们自己还是个宝宝。
怎么办呢?
首先,我想请各位宝爸不要灰心,希望宝爸们相信亲子血缘关系的力量。虽然你们给宝贝的陪伴少一些,虽然宝贝有时候会说出让你们难过的话,但宝贝们的心里依然是很爱爸爸的。我们家也是爸爸更多忙于工作,加班也是家常便饭。曾经我也特别担心这样下去,孩子对爸爸会逐渐失去感情。
但是有一天晚上,宝贝早早洗漱完收好玩具要我带她出门。刚一出门小家伙就问,爸爸什么时候下班呀,他如果还加班,在公司吃什么呀,他公司又没有饭。我都想去接他了。我说那我们给爸爸发个微信吧,如果他要下班了我们就去接他。然后,小家伙带着滑板车一路滑到爸爸公司附近,大概有七八百米的距离吧,中途休息了几次。我怕她刚学会滑板车太累,几次建议原地等爸爸,可她坚持要去爸爸公司。快到目的地的时候,宝贝一屁股坐在滑板车上说:“妈妈我滑不动了,因为我实在太累了,我们就在这等爸爸好不好~” 可见孩子的内心深处是一直装着爸爸的,只是有时候会通过发小脾气的方式告诉爸爸Ta的希望和要求。我想,每个孩子都是这样的小天使,你家宝贝也一样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宝爸们就可以据此放任自己对孩子的疏离,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当然我相信爸爸的爱和妈妈的爱是一样的,只不过爸爸们身上还背着比妈妈们更重的生活压力和社会压力,加上男性在育儿方面缺乏经验导致的不知所措,甚至有的爸爸认为育儿是妈妈们的责任,自己负责挣钱养家就好了。这些都是导致父爱缺失的重要原因。
大多数家庭中,育儿最初主要是妈妈们在承担的任务,婴儿的照顾离不开妈妈的细心呵护,并且妈妈们早在孕期就开始进入为人母的状态,在照顾宝宝方面有先天的优势和相对丰富的经验。母子之间的情感链接一般会强于父子,这是无可厚非的。爸爸们可不要比较这些哦~
但是,随着宝贝的长大,爸爸的角色会日益重要起来。因为宝贝们在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得到足够多的爱,还需要学习坚强、勇敢、独立等等这些面对外部世界的能力。这些方面就需要爸爸们来示范和引导了。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时常和爸爸玩一些力量对抗、适度冒险的游戏,孩子们就可以学会正确使用自己的力量,不会遇到一点小小的困难就哭闹或发脾气。而这些,对孩子走好以后的人生路又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希望各位宝爸,能分出一些时间,给孩子更多高质量的陪伴。这不只是对妻子的体谅和分担,也是对孩子成长的陪伴,更是对自己人生责任的履行。我保证,在陪伴的过程中,你会时不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举个栗子吧,我家爸爸平时工作比较忙,但周末的时候,他都会抽一些时间专门陪孩子。每到周末,我就能很明显地感觉到宝贝会频繁地喊爸爸,而不是像平时一样黏着我。因为每当这时候,宝贝会觉得她也是爸爸的小宝贝和好朋友,并且还是和妈妈不一样的朋友。有段时间老公教宝贝从暖气管爬到洗衣机上去,这是我根本不会想到也不会去带宝宝做的事情,而宝贝又是特别热衷于这项运动,那段时间每天晚上洗澡前都要拉上爸爸去爬洗衣机,一边爬还一边说,这样不行,我要想个办法……我很勇敢吧……妈妈放心,我会注意安全的……
然后,我想恳请各位宝妈,请一定要停止你们的抱怨和指责。因为这些有百害无一利。抱怨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它只是你发泄内心不满的工具,只能让孩子感觉到父母不合,增加孩子对爸爸的不满。孩子平时感觉到的是妈妈的关爱和陪伴,本来就对爸爸有距离感,此时妈妈的抱怨就会让宝贝觉得是爸爸造成了矛盾,爸爸是坏人。长此以往,妈妈和宝贝的关系就容易陷入一种病态的亲密,而本该处于家庭核心地位的夫妻关系则会日渐疏离,爸爸和宝贝的关系也得不到修复的机会。孩子小的时候还看不出异常。等孩子稍微长大一些,面对外界需要更多来自爸爸的支持的时候,父爱的缺失会给孩子的性格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
所以,希望各位宝妈,一定要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时时刻刻把夫妻关系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在充分体谅丈夫的前提下,积极平静地沟通,帮助丈夫认识到父亲在育儿过程中的重要性,然后在平时生活中多提供增加父子/父女单独相处的机会。比如,商量好每天晚上由爸爸带宝贝收拾玩具或刷牙。慢慢养成习惯以后,在宝贝的日常生活中,一到了收拾玩具或刷牙的时间,宝贝就会想到爸爸,那些美好的记忆就会浮现到宝贝的浅层记忆里,爸爸在宝贝的心里自然就会占据一席之地。
当然,在宝爸刚开始加入陪伴队列的时候,千万不要抱太大希望,因为爸爸的角色和妈妈不同,陪伴方式和熟练程度和妈妈也有区别。这时反而要多多鼓励和夸奖,比如“爸爸带宝贝刷牙的办法这么新鲜呢!哇~在爸爸的带领下,宝贝今天的玩具收拾得又快又整齐,妈妈要给你们点个大大的赞!”这样,爸爸们的付出得到妈妈们的肯定,对以后的坚持也能增加更多动力。而且,妈妈的肯定,也是在帮爸爸在宝贝面前建立良好形象的机会。做好桥梁,是宝妈这个阶段至关重要的任务。
家庭是一个整体,家庭的核心关系不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夫妻之间互相理解和体谅,孩子才能感受到什么是爱,从中得到爱,然后学会爱。内心充满爱的孩子,我们还要担心他没有好的未来吗?
总之,家庭是工作之外的一大人生主题,并且会贯穿我们的一生。育儿也不是某个特定家庭成员的责任,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务。它需要我们每个家庭成员长期持续不断的多年的付出和努力,并且我们的努力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这篇文章,我想和各位宝爸宝妈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