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应对原生家庭的问题?

如何应对原生家庭的问题?

作者: 兔子飞飞fray | 来源:发表于2021-09-21 22:52 被阅读0次

    父母造就的相处模式是无法改变的吗?该如何与常常冲突的父母沟通?这里给大家一些建议:

    首先,不要把原生家庭当作“痛苦之源”,而是要把它当成你了解自己行为和处事模式的信息来源。

    有很多朋友自从听说了“原生家庭”这个词后,就开始将自己的一切失败都归因于原生家庭的养育方式,常常对父母充满怨恨。实际上,这种处理方式只会加剧原生家庭的矛盾对家庭成员的影响。世界上没有一百分的父母。

    分析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并不是为了抱怨和指责父母的教育方式,他们能将我们养大成人已经是尽职尽责了。我们回望原生家庭的成长经历,更多是为了寻根溯源,去分析和了解自己的心理机制,修补潜意识里的阴影与漏洞。这是为了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而不是让我们和家人都活在对过去的怨恨中。

    第二,试着自己抚育自己。当我们回溯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了解到如何形成了当下的防御机制和性格之后,可以尝试着按自己期待的方式弥补欠缺。

    比如,我是个从小很少受到表扬的孩子,所以也习惯性地害怕犯错,对自己格外严格和挑剔,这使我很不快乐。当我意识到这一点后,就时常学着表扬和鼓励自己。不需要多么大的成就,即使是做了一顿好吃的饭、弹了一首好听的曲子、唱功进步了一点点、房间整理得舒适好看,我都会不遗余力地自我表扬。

    不管在成长中你经历了什么,试着先从学会善待自己开始,这样才能有力量善待他人,并因此获得更多的善待。

    第三,回忆来自原生家庭的美好体验。我们总是习惯性地看到问题、麻烦和糟糕的体验,容易聚焦于内心的痛苦、孤独和不幸的遭遇,而这也是人们不容易感到幸福的重要原因。其实,原生家庭在塑造我们性格的过程中一定也带给了我们很多馈赠。我们需要专门静下心来,或者和父母一起,去回忆成长过程中那些开心的瞬间、温暖的时刻。我们要去关注自己性格中的闪光点,然后回忆它们是由哪些成长经历塑造的。这样的回忆可以让我们不再将原生家庭污名化,能够真正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成长、优势与弱点,也可以让父母更多地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理解和感恩。

    第四,正视原生家庭可能带给你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向自己提问,发掘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然后正视这些影响,更客观地看待人事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①我的家人是怎样面对压力的呢?我自己也是这样吗?

    ②在夫妻相处上,我的父母为我做出了什么榜样?

    ③我在原生家庭中扮演什么角色?我是习惯做决定,还是听从别人的带领?这对我的婚姻生活有什么影响?我与配偶的角色是否有弹性,能够因环境的需要而调节?

    ④我的家人怎样看待现实,是悲观还是乐观?我的原生家庭中有没有一些价值取向是我一直奉为金科玉律的?这与我配偶的价值观有冲突吗?

    ⑤我有什么行为、态度或想法是刻意与原生家庭相反的?是想要摆脱父母的某些负面影响吗?我有没有留意这些行为有时候会矫枉过正?

    ⑥在我的原生家庭中,我倾向于效忠谁?这对我的婚姻有什么影响?婚姻遇到问题时,我是否会找其他家庭成员组成联盟?

    第五,将冲突转化为理解,将怨恨转化为爱。很多朋友面对原生家庭问题,最大的困扰就是无法和父母沟通:

    “为什么他们不能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为什么他们不听我说话?为什么父母这么固执,控制欲这么强?为什么他们不爱我?”其实很多时候沟通中出现这样激烈的矛盾与冲突,并不是因为没有爱,而是沟通方式出了问题。我们常常过于直接地从自己的需求出发,试图控制对方,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并常常认为这是为了对方好。

    比如有些父母,常常期待孩子可以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找对象、乖乖生小孩。对他们来说,孩子就像是“人生作业本”,不同的年龄阶段就需要完成不同的作业内容,如果没有完成就是对父母的不顺从、不孝顺。而有些孩子则希望父母能够尊重自己,给自己足够的空间,但又没有办法彻底放弃父母提供的帮助,一直徘徊在独立与依附之间。双方都有自己的立场,双方都有自己的诉求,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沟通呢?好的沟通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情绪和真实的诉求区分开来。

    比如,当父母不希望我们做某些工作、某些事情的时候,他们的真实诉求其实是希望我们获得更稳妥的生活,但如果没有很好地沟通,诉求就容易被表达为:“你这个不孝的孩子!”同样,当我们希望父母给我们更多空间和自由的时候,其实是期待父母能够好好享受自己的生活,不要太为我们的生活操心,结果却往往表达为:“你为什么一定要控制我!管好你自己不可以吗?”这就是被杏仁核控制的双方之间的战争。

    第六,明确良好的亲子关系样貌。

    《积极心理学》一书中提到,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父母满足孩子以下的常规需要:

    安全需要:避免孩子发生意外,培养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和愤怒管理技能。

    照顾需要:给孩子提供食物、居所和情感支持,培养孩子的依恋、共情和理解能力。

    控制需要:为孩子订下明确的规则和限制,并进行监督,予以奖惩。

    智力开发需要:在亲子交流和互动中提供与孩子年龄相符的挑战。

    要让孩子形成安全的依恋模式,父母必须对孩子的安全需要和照顾需要保持敏感并积极予以满足。

    第七,不要把过去当借口,专注于可以改变的事情。

    过去是不可能改变的,对过去的回溯只是为了让我们探究根源、理解自己,而不是去向过去问责。

    成年之后,我们能够做的是与过去的自己和解,对父母有更多的了解,然后从过去走出来,逐步建立一种与自己、与家人更合理的相处模式。这种新模式的建立更多基于彼此的理解,需要大量的沟通,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接受过程中的冲突与摩擦。这需要双方都有足够的意愿和同理心,并不是了解了原理就可以一下子拥有完美的关系和生活。不要相信幻觉,好的生活必然需要持续的积累和精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应对原生家庭的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ai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