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点

作者: 漫谈慢活 | 来源:发表于2019-08-07 21:45 被阅读0次

    “上个周我交代你的***事情做完了吗?”还没有踏进公司的门,老板的话就来了。

    “你怎么开的车,就只顾着低头玩手机,车在哪儿都不知道了?”“你就是眼光太高,有点眼高手低,活该在这儿窝着”,听到这些你一定能猜到谁会这样说。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受打击的莫过于对你的否定,这种打击不是一次性的,持续不断的对你进行语言上的否定,人一定会变成那个被否定的样子。

    我自己听到这样的话,第一反应是什么呢?我得找个理由,证明我不是这个样子的,或者是找一个反面的例子,让说话的人看到“你看,他还不如我”,这样可以找到心理上的平衡。自我安慰就起了作用,一次起了作用,下一次还遇到这样的说辞时,按人的经验假定,一定还是会用既有经验来应对的。同样的,时间一长,我们就形成了自我安慰、自我逃避的“理性行为”。我们会不假思索地做出那个最有利于自己,最能让自己心安的行为。

    记得一位老师说过,一个好习惯如果要破坏,只要中间有那么一两次间隔,就可能养不成这个习惯。而一个坏习惯,要改变,需要不止于一倍的精力去改。比如,我自己给自己定下了每天都要写五百字文字的要求,某一个因为工作很忙,没有写下来。一定给自己找理由,太忙了,事情太多了,明天我写一千字来补充,今天实在没有想写的东西,等有了想写的再多写一些。

    腐败的关系链是这样的:

    腐败=动机+机会+权力

    斩断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能预防腐败,让腐败不那么容易发生。要消除上述语言对我们自身的影响,也需要一个斩断过程。产生影响的链条是这样的:

    一句否定的语言或者表情,催生了人的感情,感情的波动带出了坏情绪,坏情绪继而影响到人的行为失控,容易冲动,产生自我否定,自我否定带来人对生活的希望减弱。

    这是一个简单的关系链分解。关键点在哪里呢?要在情绪产生前或者情绪产生时,一定给自己留出思考的时间,反应先慢半拍。想一想,是因为什么,我产生了这样的情绪,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对方身上,他会怎么做?

    问问题,是让自己慢下来的好方法。

    一堆问题问下来,就是对自己的思考过程有了一个反思。反思之后,容易调动理性思维。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他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他背后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东西,我能不能从这些话语中,找到自我突破点。我们反而把一次打击,转化为了一次自我成长的机会。

    这里用到了两个工具。

    一个是分解。

    一个是隔离。

    把一个连续的事件,分解为更小的步骤,从颗粒度上更容易我观察。把分解后的关系进行人为的隔断,让那些不愿意发生的事情没有了先决条件。

    以后,再遇到类似的语言,只管认真思考就好了。

    内观自己,是最好的安慰剂。

    一点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点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cw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