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儿童节,带儿子去看《天鹅湖》,故事提前给他讲过,可是他还是没坐住,老是在座位上动来动去的。艺术的培养真不是一天半天的功夫,得是地久天长的积累和日积月累的熏陶。家庭氛围和艺术环境都很重要。

脱离这个育儿话题,让我说一下今天舞蹈都看到了什么。因为前排忒多空位,又因为自己买的票是在中间的位置,进场时人都满了,于是我们坐到了前排。前排也不能没人呀,要不太难看了。于是问题就出在了这个距离上。
距离产生美。这个抽象的真理再次显示了它的正确性。因为太近,我看到了舞台上错综交织的脚印,因为太近我觉得王子长得好丑,看起来像四十岁,一点不符合我对王子的想象。还有那看起来略显粗糙的舞美,类似儿童城堡的背景设计让我出戏了。

唯一让我震撼的是王子被貌似奥杰塔的不知身份的来访者迷住了,他深信舞池中的就是他那位天鹅公主。并在魔王的要求下许下了爱的诺言。真正的公主哭泣而去,王子顿时觉悟。爱是盲目的。黑天鹅与白天鹅也必然有分别。即使再坚贞的爱情难道也不能破除爱情的迷咒?人的心醉神迷也是受了魔王的蛊惑吧?魔王阴谋之所以得逞是因为人们的心中给黑暗留了足够多的位置。

如果不是因为道德的约束,谁会去吻变成青蛙的王子?我甚至觉得这个童话故事原本就是为了讽刺。如果埃斯梅拉达不是那么美丽又善良,加西莫多会心甘情愿拯救她吗?《悲惨世界》里的芳汀在自己的秘密被发现之前又怎么能认识到自己现在所谓喜欢的对象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呢?
美是一种致命的吸引人的力量。邪恶的人披上了美的外衣最令人无法抵挡,因为他深谙你内心幽暗处的想法,除非他自动现身,否则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内心深处还有这样的想法,并且轻易被别人操控了。

西方文化深谙美的哲学,他们把美视为一切,高于一切。最具讽刺意味的就是他们对年轻貌美女人的奉承和对年老妇人的无情贬低。他们意识到时间的力量死亡的力量,这些反而加剧了他们对永恒之美的狂热追求。这个从《荷马史诗》和希腊神话中可见一斑。美是无罪的。美就是一切。这是不是也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美就是至尊。
在儿童的眼里,一切都有美丑之分吗?他们的赤子之心是否是毫无分别不分高低贵贱呢?在他们眼里,乐高玩具并不一定比一把沙子泥土更好玩;迪斯尼乐园也许比不上外婆门前那条河。这些却只限于幼年,当他们长大这种童真就会丧失。可见美是社会教化的产物。
由此看来,美倒是社会学范畴的一个命题了。这个问题值得深思,且让我继续保持对它的研究兴趣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