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034126/bcb42be74e876580.jpg)
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落下帷幕,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对教育改革的思考。很多学者和机构在讨论如何借助区块链技术打造“区块链+教育”生态,促进教育公平化。其实,近年来,医疗健康领域应该是区块链技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涉及电子病历、居民健康档案、医疗信息共享、医疗产品及器械追踪和医疗可穿戴设备应用等领域。
区块链特有的去中心化、易信任、安全便捷、透明开放性等特点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迅速铺开。
首先,以大家最关心、最常见的电子病历为例,目前的病历是由各家医院分别管理和保存,病人无法自由自主获得本人的医疗记录和看病诊断历史数据。各种医疗信息无法延续。各家医院之间也是相互独立,换一家医院,相关疾病诊疗信息又要登记和保存。
今后如果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病历保存,病人本人就是医疗数据的真正掌控者,而不是被某家医院或其他机构所占有。
对于普通居民而言,从出生开始就可以为本人做好健康规划和健康信息数字化档案,将来无论迁居到哪里,都可以通过区块链跨院就诊。
区块链技术能够实现一种全新的数据管理和信息组织、传播形态。每个人都能够自主掌握本人的健康信息,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病人隐私,也增强病人使用医疗数据的自主性,实现居民医疗信息的共享和医疗的去中心化。
其次,在居民健康档案数字化方面。电子化的健康档案虽然口号喊了很多年,但目前二三线城市推进进程有限。
区块链技术背景下构建电子健康档案,应该包含居民日常体检、社区及分级诊疗、过敏药物及康复等整个生命周期的信息资源动态更新和维护。这个档案是服务居民进行自身健保、疾病预防和管理、医疗机构、医生和医药信息咨询等多元需求的基础。
过去病人获取健康数据信息时,需要到医院复印相关病历;如果要报销医药治疗费用,需要找多家医院和政府部门签字盖章,确认医疗信息的真实性。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发展,基于云平台建设的区域性电子健康平台可以将信息共享范围进一步扩大,减少了居民在不同部门间来回验证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区块链技术将基层医疗机构、健康体检、传染病防疫、医院诊疗、医保支付结算等多个系统数据汇总串联起来,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为基础,延伸其它系统的数据链接,进一步扩充居民健康档案内容信息。
通过基于区块链加密合约机制,可以延伸多个相关单位和部门的节点数据端口,链接医院内外部数据。
患者健康档案通过分散式记账原理,可以由多家机构或医院保存记录,经过患者本人授权后方可浏览和使用,其访问权限可以通过公共密钥和私人密钥分级分层管理。公共密钥一般由医疗卫生机构、医保结算部门等有权限的访问;私人密匙是患者对本人健康数据的访问权。
区块链平台构建后,可以防止原来负责集中管理健康档案的中心数据库遭受攻击或权限管理不当导致的数据丢失或泄露问题。
此外,在医药产品和医疗器械追溯管理方面,所有的医药和器械从生产厂家到消费终端,都可以全流程监管。
比如可以监管某个大型医疗设备或耗材从申购、审批、招标、审计、采购、验收、领用、固定资产登记入库、使用及维护、报废等全过程情况,甚至包括消费者使用器材或服用某种药物的效果,也可以通过区块链终生监管服务。这些数据的获得完全是凭借去中心化的高效率、低成本的区块链平台。
今年4月份,雲禾(浙江)科技集团自主研发完成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产品追溯系统”项目正式得到了国家科技成果评审。
该系统采用分布式记账、共识、智能合约、加密等区块链技术,实现了所有批次产品从原料到成品,从成品到原料的双向追溯功能,能够快速有效的查询到产品的生产地点和加工环节。真正实现了产品的原料、生产、流通等环节的全程可追溯,真假易识别。
未来,集团将充分利用这一科研成果,在疾病筛查、健康教育、社区健康、分级诊疗、健康档案建立等领域为居民保驾护航,溯源一切信息,促进人类健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