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记】
其实,每个暑假,都有烦心之事,占据内心一隅。也许,中年,不觉纷沓而至。它不及生活琐碎,是你逃也逃不掉,躲也躲不及的。平日总以假期为托辞,但终是要面对的。
作家丁立梅说,世界的模样,取决于你凝视它的目光。现在想来,我们何尝不是奔波在生活的烦与恼中?怀揣一颗平常心,接受最糟糕的结果,幸运一直都在,安顿好灵魂,不辜负当下,好好爱今天。
于是,暑期,有了孤独与沉寂。
01张祖庆《修好一颗心》

这是假期读的第一本书,也想借此打开丰富又充实的假期生活。本书是张祖庆老师写给一线教师的教育写作指南十二讲。帮助教师克服“写作恐惧症”,进一步赋能教师的专业成长,助力一线教师收获枝繁叶茂的教育人生。
祖庆老师的影响力,远非如此。在他创办的“谷里书院”,非典型性成长论坛暨教师读写深度研习营,在这个七月,席卷整个长沙。
祖庆老师说,老师的成长,不要去学雕虫小技,而去学真正能够滋养自己一辈子的本领。这就是特级教师的成长秘诀。修好一颗心,深耕一方田,做好自己的课程,写好自己的文章,打造自己的品牌。值得一线教师典藏。
02刘徽《大概念教学》

这是工作室共读的一本理论书籍。理论书常因艰涩难懂,理论性强,让老师们望而却步,读了又放下。但如果实践没有理论的支撑,那么我们的教育是盲目的。
在素养导向下,大概念教学在学校教育与现实世界、现在与未来之间搭建了一座牢固的桥梁。而我们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未来可以成功地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
核心素养的核心是真实性,真实性的最根本属性就是情境性,真实性问题情境围绕的目标是反映专家思维的“大概念”。在目标设计、评价设计、过程设计中,大概念是贯穿于单元设计步骤的灵魂。大概念如何提取?刘徽教授为我们总结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八条提取路径,为我们开展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刘徽教授说,如果我们要求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前提条件就是教师也要像专家一样思考。那么,大概念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进行换血式的思维革新,为迎接未来挑战做好一级战备,“使学生获得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与人关联的、参与合作的终生问题解决者的能力和倾向。”(富兰等,2016)9-10。
03丁立梅《你不快乐的每一天都不是你的》

这本书,书名一下子吸引了我。作家丁立梅,是小荷老师喜欢的。小荷老师是我的同事,也是我职业生涯的重要他人。她的文字,也如作家丁立梅,深深治愈着我;她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了我。她们对生活都心存热爱,总能在大自然中寻得一份欢喜心。
爱屋及乌,我也喜欢上了这位“最暖人心的作家”。这本书是作者对读者的一封封回信。内容主要是生活里的小烦恼、小波折,作者在回信里将这些烦忧一一拆解,温柔可亲,又句句有力,作者“甘心做读者的树洞,吞进去的是烦恼愁思,吐出来的却是定心丸、镇静剂。”
人生无常,快乐与不快乐,在于我们看世界的眼光。天边的那朵云,山野的一株花,清风微漾,满天星光,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快乐,一直都在。“你不快乐的每一天都不是你的”。生命中遇到的那些不快乐,教会我们做生活的强者。快乐的人,总会“从微小的事物中,获取感受快乐的能力。”假期的一本休闲书,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