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底,我大学毕业,一个人拖着一个行李箱,怀揣着五百多块钱,搭乘四川航空早上七点的一趟早班机,来到了广州这座人生地不熟的国际化大都市开始谋生。
7月的广州,正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段。初来乍到,又没有一亲半友,住在石牌桥暨南大学附件的一个床位房里,房费一晚30元, 床位房也是一个普通的三室一厅的正常房子,只是房东把其中两间当做单间租了出去,其中一间里面放了两张或者三张上下床,就是个四人或六人间了。
我不记得那个小区的名字,只记得出了石牌桥地铁口,要走大约一公里左右的路程,也经过暨南大学的门口,到一个最底下的一楼是个架空层的高楼里,然后按密码进门坐电梯上去,穿过客厅才到房间。房东是一个个头不高的大约不到三十的女的,她不住在里边,只是带我入住了。房间很小,没有单独的阳台和卫生间,洗漱的时候要去客厅里的公用卫生间,每天早上都在排队洗漱上厕所。
记得很清楚,出了我住的多人间的放门,右手边是个很小的卧室,房东用来做单人间,只放了一米二的一张小床,外加一个衣架,没有空间放衣柜,就是这么小的一个房间,当时还是空着的,我问她多少钱,她说两千五一个月,初出茅庐的我,哪里见过这样的大世面,我惊呼:天呐,这么贵啊还这么小。 那时候真是不懂得大城市的房子之贵, 对房子的价格也没有任何的概念。
总算有个临时落脚的地方,白天找工作,晚上总是去市中心珠江新城和广州塔下面逛,年轻的我面对那样五光十色的美丽夜景,还拿着毕业前在校园里充话费送的几百块钱的手机,拍了很多的漂亮夜景,热血沸腾,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期盼,总觉得自己可以在这一片天空下大干一场,实现心中没有具象化的宏伟理想。
住了三四天吧,找到了一个培训机构做助教老师的活计。心想,先干着吧。干了几天,搬去了机构的宿舍,和学生时代的宿舍一样,八个人还是十个人一间,具体忘记了。 好在其他的室友都是同事,也都是刚刚从全国各地不同大学里毕业的学生。大家一起步入社会,还都算单纯,住在一起又一起工作,倒不孤单,慢慢地适应着。 酷暑时节,初来乍到,没有经历过那样潮湿又闷热的天气,一时难以适应,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脚和小腿肿的穿不进从学校里带过来的凉鞋,只能在酷暑的正午休息时分,跑去附近的市场买来比自己脚大两三个尺码的休闲鞋穿上慢慢适应。
一转眼,来到这座城市真的十年了,时间过的太快。 我从一个青涩大学生也变成了头发掉的越来越稀薄的中年人。不过时常还是觉得自己依然年轻,依然有梦,只是不再那么热血沸腾,不再那么年轻气盛,十年的社会毒打,让我不再那么愤青,多了一份平和,多了一份从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