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点近期的感想。关于当我们向自己发出期许时,潜意识里的用词是哪个:「应该」、「愿意」还是「能够」。
我们总会遇到状态的低迷期,什么都不想做,做什么都没心思,只想躺平放松消遣放空。当状态的低迷期过后,又总会迎来一个状态的上扬期,整个人像被打了鸡血,满腔热情。
在这个时候,也不免会对自己生出许多期许,打算改头换面重新做人,计划定了一大堆,愿望列了一箩筐。我也不例外,翻开计划本,尤其是在每周的周一或每月的月初,会在计划本里满满当当豪情万丈地写数条难度不小的计划。不批判定计划这件事,只是当我回头看的时候,计划当中的有些条目成了后来压力的来源、自我否定的源头。
为什么?
因为当我写下那些条目的时候,仅仅是基于一个考量:我应不应该做这件事。比如,在做周计划时,我认为为了培养阅读的习惯我应该每天读书2小时。于是我就不假思索地把这一条写了进去:每天读书2小时。写完觉得很爽。
事实上,对于读书,这是一个长期的追求。或者至少,它不是一个一次性的追求。那么对于这一类的追求,对于这样需做很久、长期不断去做才能达成的追求,当我们为它匹配相应的行为时,还应该考虑什么?
实践表明,你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你一定做不长久;难度较高的动作,你一定做不长久。所以,「愿不愿意做」、「能不能做到」也成了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愿不愿意做」问问自己大概就知道了。关于「能不能做到」,它是指,不论发生任何状况,你能不能完成某个动作。比如,当我们想给自己约定一个每日的读书时间时,你就要考虑,假如遇到加班、应酬、聚餐、情绪不高、心情不好、状态低迷等状况,你能够做到读书xx时间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可以放心地把它放到自己的行动列表里,否则,就不应该。因为会发生各种状况,而如若因为客观状况的不配合导致自己没能做到,你只会下意识地否定自己、打压自己、降低自我评价,进而给做事带来更多阻碍。
做事情,或者长期做事情,需要关照自己的真实意愿,也需要体察自己的真实状况。没有那么多应不应该,不妨多想想愿不愿意和能不能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