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5日更第2天
两岁半的朵朵,不小心打碎了一个杯子,看到一地的玻璃碎瓷片,我特别生气,真想打她一顿,然后怒气冲冲的对她说:“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啊?刚刚叫你不要玩杯子了,你偏要玩,现在碎了吧,不会再给你买了。”
但是,由于学习了育儿,我先深呼了三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轻轻抱住发愣的朵朵说:“吓到宝宝了吧?hello kitty的杯子打坏了你很伤心对吗?”
朵朵哇地哭出来,边哭边喊:“我不要杯子碎掉! 我的hello kitty杯子!我要hello kitty杯子!”
我抱着她,继续安静的倾听她。
朵朵重复哭喊:“我不要杯子碎掉!”
我看着她:“嗯,你不想杯子碎掉!”
她开始边哭边喃喃自语:“宝宝不玩杯子,杯子不碎掉。”
我:“哦,这样啊!”
朵朵点点头,哭声开始变小了,撒娇的说:“妈妈,我没有不小心!”
我:“你不想打碎杯子,你怕妈妈怪你!”
她松开的我的怀抱,拉起我的手走到扫帚那说:“妈妈扫!”
我拿起扫帚开始清扫碎片,朵朵蹲在一边指着碎瓷片说:“妈妈小心哦,会出红血,宝宝不玩这个。” 还时不时的提醒我:“妈妈这有一块,那边还有一块!”
我把碎瓷片全部清理完后,我们手拉手去扔垃圾,途中她边跑边欢快的唱起歌儿来了。
孩子打碎东西后,肯定也吓了一跳,心里懊恼的很,我怎么就不小心把杯子打碎了呢?我刚刚要是拿稳,杯子就不会碎了!然后会害怕,担心杯子碎了,爸爸妈妈会责骂。
所以,孩子打碎东西或做错事后,内心往往是内疚、恐慌、紧张的,这是父母应该先安抚孩子的情绪,用心的倾听,觉察孩子的感受。
孩子犯了错,尽量不要动不动就打骂指责,而是要通过引导让她自己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以朵朵打碎杯子为例:
第一、先关心孩子,再去关注事件。
先关心照顾孩子的情绪,而不是打碎的东西或其他。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孩子,而不是物品。
第二,理解孩子,接纳孩子。
比如我对朵朵说,杯子打碎了妈妈知道你很伤心,让她感受到妈妈是可以理解她的。
第三,积极倾听,觉察孩子背后的心理原因
杯子打碎后,我没有责怪,而是一直在积极倾听,让她足够自由放松的表达出:“宝宝不玩杯子,杯子就不会碎掉了。妈妈,我没有不小心。” 其实打碎了杯子,她也很后悔,还担心妈妈会责骂她。
第四,年纪小的孩子,可以替她说出她的感受。
我说,你不想打碎杯子,你怕妈妈怪你。说出来,她也就释然了,朵朵能感觉到自己是被理解接纳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