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发小,读完初中就辍学了,她家境不错,所以辍学的原因只是自己不想读而已,所以只有一个初中毕业证的她早早地进入了社会。
从前我很羡慕她,因为家境还不错,她的母亲跟所有农村里的母亲一样,能吃苦耐劳,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他的父亲也不一样,早早地做起了生意,基本上我们村,甚至隔壁村,隔壁的隔壁村都有生意往来,毕竟在90年代,家里能有一个脱壳的碾米机不是一般人能有。
那个时候,我最羡慕的是她家早早有了电视机,我吃了中饭就去上学,美其名曰是老师要我们早点去学校,其实是躲在她家里看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离谱的是,我的父亲其实就是学校的老师,只不过他不是教我们班而已,所以的我的谎话自然是骗不了多久的。
父母大概是理解我们儿时的贪玩,有次从发小妈妈嘴里得知了,却并没有制止我的行为。因此那段童年的时光,特别愉快,每天奔跑着上学,不是老师教的东西有多吸引人,而是发小她家里那个电视机更吸引人。
曾经,我也羡慕她。大概十年前,我们又有了联系,她远嫁他乡,而我走进了自以为安稳的工作环境。这些年来依稀知道她的消息,都是从她妈妈那里,说她初中毕业进厂了,后面遇到一个对她不错的人,早早结婚生子。她妈妈说这些的时候,神情很复杂,我以为是替她委屈的时候,她又让我知道她现在除了嫁在他乡,其他都挺好,比如家庭条件不错,比如已经生娃两个,比如老公对她非常好,以至于我总感觉她的妈妈许是担心过她,后面发现她过得挺好,也就放心了,甚至有点骄傲,毕竟这个女婿还是厂里的领导。
所以,当发小与我取得联系时,我自己也过得并不怎样,无非是刚结了婚,无非是已经有了稳定工作,无非是工作名声还不错。有天,她打电话给我闲聊,说自己想买辆车,那时买车是我们家里不敢想的事情,只是听到老公说他单位有些人买了五到六万的车,开得也挺好,我想他是动了心才会告诉我这些,只是我不以为然,只听得了买车五六万就可以。所以当发小跟我说买车的时候,立即给她出了这个“馊主意”,谁知道她在电话那头说想买个三十万左右的车,安全系数高点……顿时,我希望有个地洞给我。
也可能是那一刻开始,我意识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又过了些年,我们之间联系的非常稀疏,偶尔问问,她已经有了自己的车,回家方便了许多,所以隔三差五的会带着全家回来,这个时候的全家,其实是又多了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有时候我都很佩服她的勇气,但更佩服她家的实力。上次电话联系,是她告诉我,想开个药店,问有没有认识的人可以咨询一下。我没帮上忙。毕竟属于她的城市,我能识得几个?她说自己这些年做了些投资,现在市里,县里,乡下都有房子和店面,还开了农庄,民宿……我听的云里雾里,其实是心里不甘心听不下去吧!想过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但是真没想过这么大。
当初父亲拿着微薄的教书待遇扶养我长大,培养我成才,如今我也并不能带给父母多少轻松欢快,反倒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工作一直让她们记挂。而发小,俨然在这样的年纪里已经可以做退休的事情,带着父母去旅游去农庄去玩遍天下……而这些,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毕竟哪个父母看着儿女的拮据,还能心安地在旅游胜地欢快跳舞,我知道我的父母一定是难做到的,看着我们压的喘不了气的房贷,她们巴不得那旅游的钱留给我们……这就是实力的区别!
从前,她总是说,我读书好,作业靠抄我的,如今,我确是无法抄上她的作业……
所以人与人之间,真是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差距的,从小到大都比人家优秀,可是为什么走的路比起人家来却辛苦很多。
也许,优秀从来不是读书有多好……各人各命,个人各路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