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在《同舟共进》撰文指出:许多人都认为福利制度的起源是17世纪初英国颁布的《伊丽莎白济贫法》,却不知道比《伊丽莎白济贫法》更完备、更富人道主义精神的国家福利救济制度,于12世纪初的宋代中国就已经出现,比英国早了五百年。
且幕后推行者想必更令大家意外,那就是“北宋六贼”之首——蔡京,北宋时期的社会福利制度就是在他的推动之下发展到巅峰,并且开创性的推行了国家养老制度。
蔡京画像这么一讲,这贪污腐败的大老虎蔡京身上居然还闪着人性的光芒。虽然听起来很矛盾,但那时候北宋无数穷苦百姓确实都受惠于他推行的一系列福利制度。
这一系列福利制度具体是怎样的呢?
开创性的推行了国家养老制度
大家都知道,北宋很有钱,政府有钱就会想着给老百姓做点好事,因此,宋仁宗时期就开始推行社会福利制度。
到宋徽宗,也就是蔡京当权的时候,他结合北宋实际情况,以及前人的经验,更是将社会福利发展到巅峰,在历史上开创性的推行了国家养老制度。
国家怎么养老?
对有老人需要赡养的家庭,国家减免赋税和劳役,这项制度叫侍丁;对家里有老人需要抚养的罪犯,可以先养老,后服刑,这项制度叫权留养亲;
除重罪外,普通刑事犯可以先服侍年老的父母,待安排妥当或者伺候老人归天之后,再接受惩罚,一千年前的制度就这么人性化,放在现在也是不可想象的。
蔡京影视剧形象(右)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吗?不是,更了不起的还在后面。
老人有子女奉养,国家可以给你提供各种方便,那么无子无女的鳏寡孤独怎么办?是不是只能饿死街头了?并不是,在蔡京推行的国家养老制度里,这样的特殊人群更是得到优待。
首见于史册的宋代济贫福利制度,是蔡京主持修订的。《宋史》记载:"崇宁(宋徽宗年号)初,蔡京当国,置居养院、安济院……三年,又置漏泽园。" 具体是说崇宁年初,蔡京在朝廷当政,在各地推行建立“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作为主要养老制度的补充,照顾到方方面面的人群,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居养院:类似于现在的养老院、福利院,同时还收养弃婴、孤儿、在外流浪的残疾人等,被收养的孤儿还将获得免费的基础教育;
安济坊:安济坊的功能非常了不起,由国家出钱,为穷人免费治病。还是那句话,一千年前的宋人就能享受免费医疗,这项福利,不知令多少人羡慕嫉妒恨。
漏泽园:为孤寡老人提供最后的栖息之地,去世之后,由国家出钱安葬。
由此可见,在北宋,特别是蔡京掌权期间,国家养老制度已经非常完善,其中有些做法,我们现在都做不到,而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人们就已经享受到了。
这三个福利体系基本上涵盖了对穷人“从摇篮到坟墓”的救济。与此同时,按照蔡京的执政规划,天下各州县及规模略大的城寨市镇,都必须设立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并救济无法靠自己生存的人。因此,即使北宋的福利制度不是蔡京首创的,却是在他的推行下才得以全面展开的。
福利推进的资金从何而来?
一系列福利制度的推进以及在民间的普及,都少不了要用一笔庞大的费用作为支撑。那么,宋代官办福利这笔的庞大费用从何而来呢?其实主要来自老百姓缴纳的赋税,这跟现代的福利制度模式是类似的,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几个重要的来源:
1、"内藏钱",即皇室经费;
2、公田的收入;
3、常平仓的利息钱米;
4、国营商业机构的收入,如"僦舍钱",即官设货栈的租金收入,宋代有着相当发达的"国企","国企"红利用于国民福利。
5、到南宋时,还有一些官员自掏腰包办福利。
在前面已经说到,蔡京对这项制度是很用心的,在他的宦途之中,曾五次掌权,五次被贬,可他呢,只要一掌权,就大力推行这一套福利制度,推行力度之大,在古代历史上是罕见的,将北宋救济制度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甚至也在元明清三代之上,正是蔡京将社会救济活动规模化、制度化。而这一套制度,也因此成为蔡京一生很了不起的一项德政。
但美好的救济福利政策在推行的过程中,滋生了好多腐败的现象。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经验,管理机构臃肿,裙带关系错综复杂,依然没能遏制腐败,福利院一步步走向衰败。加上后来蔡京彻底失势后,北宋的福利制度则出现明显的收缩,最后还在保守派的要求下被取缔。
尽管蔡京极力推动的福利制度,因种种原因没能留存下来,但他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提出的福利政策和惠民思想,是颇具眼光和先进性的。
继承新法,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蔡京和王安石的真正关系,他们除了是同朝臣子之外,还有一层亲戚关系:蔡京的弟弟是王安石的女婿。虽然他们俩是亲戚,但在刚正不阿的王安石眼中丝毫不掩盖对蔡京才能的欣赏。
蔡京在王安石变法过程中担当了不可缺少的角色,可以说,蔡京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决拥护者和得力干将,他精明能干,目光超前,在王安石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改革。
王安石变法,政府收入有所增加;促进农业生产,全国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但当时,反对变法者却众多,视新法为洪水猛兽,王安石被说成是乱臣贼子。
宋神宗死后,子哲宗立,高太后临朝听政,司马光出任宰相,尽复旧人旧法,对新人新法一概排除,蔡京这个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干将,成了被打击的主要对象。直到元佑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重新使用变法者。不久,蔡京回到都城,任户部尚书,继续宣传和介绍王安石新法,使王安石的遗志有人继承。
除此之外,在崇宁年间,蔡京还推进了教育体制的改革,对学校的教学内容、管理制度、考核措施、奖惩办法等都做了一些具体规定。特别有一项政策是对四川、广西、云南、广东、福建等偏僻省份的学生去赴京应试,其食宿路费从学钱中给予解决。
主持''崇宁兴学'',为北宋三次兴学运动效果之首。主要举措有: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新建辟雍,发展太学;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是北宋''兴文教''政策的集中体现,对宋朝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实际上,蔡京一直以来都很注重国民教育,在居养院这一项福利体系中,居养院不仅收养弃婴、孤儿、在外流浪的残疾人等,而且被收养的孤儿还将获得免费的基础教育,由此可见,蔡京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合格的教育部长。
一代奸相背后的才华
自从蔡京以“奸相”的标签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之后,人们就再也看不见他的才华了,殊不知,他在最初就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做的官。
他有一项非常厉害的技能,那就是他的书法。蔡京的书法艺术有姿媚豪健、痛快沉着的特点,能体现宋代“尚意”的书法美学情趣。因而在当时已享有盛誉,朝野上被当成很多人的临摹对象。当时的人们谈到他的书法时,使用的词汇经常是“冠绝一时”、“无人出其右者”,直观的反映出了蔡京当时在书法艺术上的地位。
蔡京的书法作品他的书法就连恃才傲物的大书法家米芾都曾表示,自己赶不上蔡京。
有一次蔡京问米芾:“当今书法谁最牛?”米芾答道:“从唐柳公权之后,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可见,就连狂傲的米芾对蔡京都是极为钦佩!
值得一提的是,蔡京的散文写的也挺不错,他著有散文集《保和殿曲宴记》一卷、《太清楼侍宴记》一卷、《延福宫曲宴记》一卷,均被南宋的王明清收入《挥尘集余话·卷一》中,
均已在1988年、2001年出版。
可惜啊,才华横溢的蔡京到后面竟发展成一代奸相,因为他做的恶事太多,那些他做过的好事、身上的才华就甚少被人提及,几乎被湮灭于历史的尘烟之中。
结语:
综合来看,是否可以说蔡京是一个有从政之道、治国才能和自身才华的人?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当我们现在还在抱怨看病难看病贵、养老无着、死不起的时候,远在宋朝的蔡京就已经开始极力推行免费医疗和养老以及丧葬制度了;
当王安石被拉下马,而他担起了新法和新学改革的推行重任,且十分注重国民教育;
论才华,蔡京绝对配的上“才子”之称,在书法、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极高的天赋和造诣。
在一个道德意义上的“坏蛋”背后,他精明强干的行政能力和目光超前的经济制度设计都放射出掩藏不住的光彩,治世之才和奸佞权臣两重形象在他身上怪异的重合起来。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人们口中的大奸臣在历史上其实是有很漂亮的政绩的,例如秦桧、和珅、再例如蔡京。原因很简单,因为从古到今,人们就对所谓的“人品”太过于看重,看事情只看局部,而没有大局观。
评价一个执政者之功过,是非标准,应观其在执政期间,是否为广大人民大众谋福址,为国家和民族作贡献。蔡京虽然为人贪婪成性,但是他对国家和民族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尤其是他推行的社会救济制度非私惠、小慈可比,我们不能"因人废法",更加不能因为一个“奸”字,就各种黑他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