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朋友圈里疯传着获奖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介绍,想看,只可惜不在魔都。往下看,原来还有一线机会,7月2号百城首映礼,如果我所在的这个小城,有发起人和足够的观影人不就可以了吗?
想起来,莉莉姐之前不是组织过《我的诗篇》众筹观影么?带着这样的私心,我把链接发给她,极力撺掇她发起这次的《摇摇晃晃的人间》。
第二天,周六,几个朋友一起去她家吃饭,她决定做发起人,开始编辑申请资料,还让我们几个看看,她们几个中文系出身的,字斟句酌地一句一句编辑,发过去了。
6月12号,微信里,莉莉姐告诉我,申请通过了!我欢呼雀跃,就像“吸引力法则”,大约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而这次,竟然比我想象的还要快。
既然要做,就做到最好。于是,我们找来帮手,一起合计,怎么发起学生、老师?怎么邀请各部门的领导?怎么获得他们的支持?怎么做宣传?文案、VCR要做到什么效果……原来一场想看的电影,想要组织起来,远比简单的参加要复杂许多,可是我们还是想要把它做好。
第一步就是告诉学生,这部电影值得去看。
我在班里播放了《朗读者》余秀华的片段,再一次看,我仍然感动不已,看着学生认真的神情,我觉得自己班人数不会太少吧?还有语文组做得介绍资料,丰富、深度,文学和艺术性俱佳。
我把报名统计表格交给生活委员,就静好消息了。
下午第一节下课,生活委员来了,她告诉我,一个也没有,我惊呆了!怎么会这样?好的东西分享出来,还是在我自己班里,感觉到自己的审美鉴别能力被忽略得一点不剩呀,同事在高二,她说了一下,班里的学生都可开心地讨论着要去了。
回头想想,做个小总结,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1、多媒体设备陈旧,白天播放效果差,看不到清晰的画面。
2、相比于高二的语文老师,高一没有前期系列诗歌活动的铺垫,也没有重点推荐《朗读者》给他们,他们没有参与感
3、个人非语文老师,专业性欠缺,准备不充分
4、没有强调活动的意义:比如提升人文素养,促进深度思考,有利于语文作文及文科学习
5、没有及时打消学生的顾虑,让他们觉得机不可失(他们希望期末考后自己去玩,比如看商业片、上网吧,吃饭逛街)
6、说完这件事情之后,直接上习题课了,说的时候大概很严肃,没有让他们觉得这是个好玩儿有趣的事情
总结完后,我又手写了要补充的内容,借着班会课强调了一下这次观影活动将会获得的收获,还给他们强调了积极主动的重要性,我不知道他们能听懂听进去多少,静等明天。
班里也只有30个名额,如果最终还是没人要去,我也会释然吧。
就像大象点映说的,“报名前,请三思,我们不求多,只求让好的遇见对的!”
如果电影是好的,那么遇见对的人,不多,又何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