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类注意力给商业化的历史,起源于1833年 —— 那一年在中国是道光十三年。
1833年的纽约只有三十万人口,一份报纸的定价是6美分,属于小众市场,大部分人买不起。这一年,有个23岁的年轻人,本杰明·戴,就叫他小戴吧—— 决定创办一份自己的报纸,叫《纽约太阳报》。
买卖注意力的商人小戴从一开始就设定,《纽约太阳报》的定价只要1美分。1美分连印刷成本都不够,但小戴根本就没打算赚读者的钱 —— 他要靠广告赚钱。
因为此前没有什么广告业,商家根本没有个意识。所以小戴是先培养市场 —— 他免费、主动在《纽约太阳报》发了一些商家的广告,等这些商家尝到甜头了,再去找他们要钱。1年之内就成了纽约市最大的报纸。
读者,其实是他的产品;商家,才是他的顾客。他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再把注意力转卖给商家 —— 小戴,其实是个“注意力商人”。
刚开始报道一些新奇有趣的内容,但人们很快就会感觉不那么有趣新奇了。
所以注意力生意其实并不好做,你必须不断地推陈出新,加大剂量给读者新的刺激 —— 最直接的策略,就是往越来越低俗的方向走。
《纽约太阳报》从创刊之初,就刊登一些老百姓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比如自杀新闻或者家庭风波。甚至暴力死亡事件,假新闻。
人们的注意力之所以被吸引是因为满足了根本需求,那么需求是什么呢?武志红说人的本性是自恋、性、攻击性。
电视还未广泛普及之前,人们只能通过报纸来实现“不出家门知天下事”。低俗就包括“性”和“攻击性”,比如人们喜欢看报道一些法律纠纷之类的事件。但是因为没有互动“自恋”就没有被满足,直到现代出现微信、抖音后,三大本性才被全部满足。
社交软件微信的功能回复信息、点赞、评论就是满足人的“自恋”。
只要你能取得注意力,你就能摆弄人心。
高层次的广告,却是要在原本没有需求的情况下,去发明创造一个新的需求。
一种是用新需求解决老问题。比如说我们现在喝的橙汁,在1920年代是刚出来的新产品 —— 产品出来了,可是人们并没有喝橙汁的需求 —— 这就是广告人的用武之地。
当时就有一个广告,说喝橙汁对婴儿有好处!鼓吹一些什么“维生素C”之类的概念,说给婴儿哺乳的时候,应该喂点橙汁……反而我们今天的科学家认为婴儿其实是不适合喝橙汁的。那个广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橙汁从此成了家庭必备品。
另一种情况更厉害,是用新需求解决你一个此前根本就没有的问题。也就是说为了发明需求,先给你发明一个问题!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口臭。口臭本来不是问题,人们从来没想过美国有口臭问题 —— 是1920年代厂商发明了牙膏和漱口水,广告于是给美国发明了口臭问题。
广告说,你是个漂亮的女孩,周围朋友都喜欢你,可是你知道吗?他们接近你的时候都得强忍着 —— 他们永远也不会告诉你,你的呼吸很难闻。女孩一听这个,能不刷牙漱口吗?《纽约时报》曾经发表谴责文章,说广告人正在给公众制造恐慌!但消费者最终都买账。
还有个例子就是有关蓝光有害眼睛视力呢问题!
所有蓝光护眼产品的宣传,第一条都是蓝光会造成视网膜黄斑变性,然后才是什么缓解视觉疲劳,防眩光之类的。
黄斑是视网膜后部一个视神经高度密集的地方,人眼对光线的感知很大程度都依赖于黄斑区域的视神经。黄斑变性导致的失明是所有失明原因中占最大头的,在美国甚至比青光眼、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这3种原因导致失明的总数还多。所以把这条搬出来说效果应该比较突出,但实际上蓝色光对造成黄斑变性只有一些动物实验有迹象,而且还都得是高强度的情况下才能观察出这些迹象。所以“蓝光会造成视网膜黄斑变性”属于证据不足的非主流科学结论,不能当结论采纳。
李笑来说注意力大于金钱,武志红说人的本性是自恋、性、攻击性,这些现代人只有少数人知道的概念,早在一百年前小戴就已经知晓,并且应用到事业上获得成功。
越是深层次的道理,很早之前就已经存在,不过就是换个不同的说法、不同的应用场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