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 9787520714679
内容简介:
从18世纪末到今天的200多年里,日本天皇经历了数次地位变动与权力变化,这些变化本身也是日本政治体系变动、社会文化演变的一种缩影。了解天皇,就是了解日本的重要入口。但历来书写天皇的著作,常把对天皇的评价与当时日本的国家行为捆绑在一起,难见其真容。《菊纹大和绘:日本近现代天皇简史》整合日本天皇本纪、政府文书、时人日记书信等一手史料的相关内容,将目光聚焦于光格天皇兼仁、孝明天皇统仁、明治天皇睦仁、大正天皇嘉仁、昭和天皇裕仁以及2019年退位的上皇明仁等六位天皇,讲述其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评价其政治生涯的是非得失,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与性格特征入手,寻访每一位担任天皇的人与天皇这个职位之间的矛盾,从心理角度探讨他们如何面对周遭的环境与身边形形色色的人物。
作者简介:
萧西之水,日本史作家,日语翻译,财新传媒、网易历史、《中国经营报》专栏作家。关注日本中世纪以来的发展与改革史,深入历史的发生地,追求历史的现场感,力求打破既定话语体系,挖掘历史细节,还原历史全貌。代表作《第〇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全史》(合著)、《日本战国武将记》、《明治日本建构史》。
精彩短评:
# 为啥日本从近代开始超越中国,读这本书可以找到些许原因。
# 深入浅出,非常专业!挺好。
# 摄政关白、武家雄藩都难不倒天皇家族的Y染色体,现代帝位继承制度可以(笑)。来龙去脉,条理清晰,是本不错的普及读物。
# 1
天照大神的万世一系,在世俗政治之间被移改。在中国舶来的学问之间被摇荡。被尊王攘夷,君臣名分等词汇所束缚。被成了丧家狗、逃到日本来的朱顺水所洗脑。最终形成了今天菊文学的基础。
如同稻盛和夫的王阳明管理学,日本人很早就注重自上而下的洗脑,精英阶层的理论,一旦被承认,下层百姓就必须全盘接受。如今日本的诸行业,莫不如此。
这就是中国儒家学问里面的忠孝,尊王,敬天法祖,最终被日本化的前提。“尊王”,来到日本以后就被换了历史语境,不是在指什么周文王,而是变成了尊天皇。
这也许就是水户学的力量。
在常年的摄关政治天皇被高高架空之后,光格天皇夺回了天皇称号和应有的权利。他就是明治天皇的曾祖父。他复古举措的基础,就是儒家学问。虽然复建宫殿的理想是平安时期的三大殿。
连维护幕府统治的松平定信,他强调的忠,也是来自于儒家。都是打着红旗反红旗,利用名义的力量,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49页作者萧西之水说,玩历史就像看报表,既要看到表格内的东西,也要看到表格外的东西(人心),深表赞同。
2
什么敬天法祖,什么尊王攘夷,那根本就是岛国人思维的延续。看他们穿的人模狗样,但是1852年,佩里黑船一来,他们吓得全身哆嗦,上下乱成一团,他们有什么样的力量能够接受温室环境以外的细菌呢?这就是所谓的日本国学。也就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天明大饥荒出现以后的日本政治。
但是我们应该感到耻辱的是:他们的这些表现,他们的这些想法,其实就是中国华夷之辨的翻版。他们是中国的高仿品。与此同时,中国也在面临一样的命运,对外力毫无招架之力。
上层的内乱与崩坏,造成了下级武士对于倒幕运动的推行。维新志士得以利用下层武士的关系网,发动全力。也导致像西乡隆盛这样熟悉地气的人,带领明治天皇去考察京都以外的地方。后半部书都是在说伊藤博文如何限制君权。《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里的明治天皇是被浪漫主义塑造出来的,真实的英雄是那一个时代的天才。
可惜在这个地方,作者没有问出更深刻的问题
几个力量互相争衡。几团势力互相角逐。如果我们从蒋廷黻的视角,如果幕府继续延续,对日本有什么样的影响,它会形成自上而下的改革吗?它会出现像伊藤博文这样的新派人物吗?
明治以来的天皇体系,最终导致了大东亚帝国体系,并由军队主战派来操纵天皇,这样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吗?
关注朋朋不迷路,发送简信交流更便捷;
更多书单 信息,点击简书个人主页查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