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正视疫情是在2020年1月21号,那时候我正准备把工作再规整一下开始放年假,过了春节打算去厦门旅游几天。
就在这一天,家人、亲戚、朋友知道我要出去旅游的,都劝我赶紧把行程取消了,胆小惜命的我当晚就把订好的宾馆、机票、船票统统取消了,这时候还没有政策出来说可以免手续费退票、退宾馆,看着损失大好几千的手续费心疼的不得了,过了几天陆陆续续公布一些免手续费退票的政策,但是机票退早了,28号以后退票才免,算了,谁也不是诸葛亮,就当破财免灾了。
虽然辛辛苦苦两个月做出来的旅游攻略泡汤了,心也算定下来了,踏踏实实跟家人一起过年吧。再说,旅游取消了钱省下来了,正好哪也不用去,多买点零食,多准备点年货,变着花样吃,换着剧刷,该补的觉都补回来,想到这里,觉着不出去旅游也挺好的。
接下来,就是放假开始收拾过年,开始吃着零食刷剧,开始黑白颠倒大睡特睡了……
慢慢的,春节七天假过去了,假期又延长了,
饺子包了几顿,够了…
大鱼大肉挨着吃,厌了…
抖音上的凉皮、小油条,尝试了…
刷屏的电饭煲蛋糕,做了好几锅,烦了…
能想起来的剧刷一遍了…
觉没少补,也睡不着了…
拼图,看书,玩游戏,整理被灰尘覆盖的老邮票、老照片,买一堆花花草草把阳台铺满,能玩的会玩的想玩的,玩了一遍,慢慢的连玩都打不起精神了,好像假期太长了也挺没意思的。
人,忙忙碌碌的,不容易生病,还感觉挺充实,活得满兜子劲;闲下来,太闲了,真容易生病,不是身体上的病,是心里的,空落落的。
物极必反,说的可能就是这个道理。
忙惯了,想闲着;闲久了,又想忙起来。
在度过了无聊、迷茫后,自然就开始琢磨怎么适应这种假期长的让人发慌的日子了。
我现在开始每天把自己的时间提前分段有计划的安排好,以主要、紧急的事做主线,穿插安排些生活乐趣,定目标、有计划、不枯燥,让自己充实起来。我给自己定了几大目标,比方说建个人公众号、看几本专业的大部头书、研究几个比较关心的专业问题、写几篇专业分析文章等,这些都是平时工作忙的时候想做没时间做的事情,现在处理完每天的工作还有很多呆在家里休闲的时间,正好可以用来把这些事情做了,既是自己的兴趣,不会枯燥无味,又能打发空闲的时间。主线定了,生活的乐趣就是锦上添花,做几样美食、打理下花草、陪家人聊天,都可以。
生活环境改变了,生活方式慢慢也会调整的与之匹配,流水账如果也能记得不乏味,这就是生活的王者了。古语说,静则思、思则变、变则通、通则达,等疫情完全消灭了,我需要再次变通自己的生活方式,再次回归到以前忙碌的生活中,但是这些经历过的东西会是一个烙印,影响我以后的生活、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