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益民导师的推荐下,我读到了熊芳芳老师对孙绍震老师关于古典诗歌教学的四个问题的访谈内容,孙老师的回答内容不仅有理还有例,非常详尽,让我对古典诗歌的欣赏多了一些认识,比如第一次接触到‘意脉’这个词,也第一次认识到了“用典要‘脱胎换骨’避免‘蹈袭’才有生命”的说法。不过,这篇文章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古典诗歌的教学可以围绕意脉展开。
“意脉,可以简称为‘意的脉络’。在古典抒情诗歌作品中,意就是情。情的特点,就是动。正是因为情感要动,而且要在动中把意象贯穿起来,统一为有机的结构(也就是意境),我把它叫作‘意脉’。意象与意象之间从字面上看,有联系;但是,联系是表面的,有如水中之岛,存在于若隐若现的空白之中。就在这些空白中,象断意连,潜藏着情致的脉络,这就是‘意脉’。‘意脉’贯通,达到某种整体性,首尾贯通,使整首诗达到有机统一的程度,远近相对,息息相通,不可句摘,增一字则太多,减一字则太少,构成中国古典诗论所津津乐道的‘意境’。古典诗歌分析,言不及义,滔滔者天下皆也,原因在于得象忘意,即使偶尔得意,也是片断之意,而非贯穿整体之意脉。”
孙老师这样解释,在我看来简单一点的说法就是意脉就是诗人情意变化的脉络。古典诗歌中,正是因为有了情意,整首诗歌才能够形成。在诗歌的创作中,诗人必然是在情意的催动下,选材择句的。所以,在诗歌的解读中,我们必然要找寻到意象与意象之间的那一份情意,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也应该是由表及里,寻找诗歌文本中隐藏的那一份情意。
寻找之法首先应该是基于学生自我解读的基础之上。在学生的困惑处难处错误处进行点拨,组织各项教学活动。
其次,诗歌阅读欣赏中必要注意的意象解读一定要“努力贴近诗人瞬间变化的心灵,要学会从意象中分析出显性的感知和隐性的情绪”,而“不能以意象的固定内涵作为工具来机械地解读诗词”。在这样的解读过程中,诗人的意脉就能够一点一点地浮现出来。
第三,如果诗歌中用到了典故、比喻等修辞手法,师生教学活动必须依据该诗的前后语境和作者的写作背景,知人论世,前后勾连,如此才不容易被词语的表层显性意义或者固有思维定式误导,真正挖掘出这些修辞手法背后隐含的深层的、隐性的、暗示的、联想的、动态的意义。即便是诗歌中直接抒情的语句,也要注意是否已经被诗人转化为另一种境界了。
第四,关于诗人的代表作之说也要有个正确的认识。不同的意脉下,同一个诗人呈现出来的作品也会有天壤之别。就像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呈现出来的狂喜非常浓烈,甚至豪放度都超越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再用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来学习这首诗,明显不妥。
在诗歌教学课堂上,围绕学情组织教学引导活动,围绕意脉解读诗歌文本,让整个课堂的教学活动有意脉这条线串联,学生的解读活动是否可以更加有序地展开一点呢?
孙老师的《月迷津渡》一书中对诗歌意脉的分析案例也比较多。我想将解读方式与课堂教学方式融合的关键应该就是学情。若是能够以学情为起点,以意脉为线索,这样的诗歌教学课堂应该就是有效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