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也曾教坛育桃李

也曾教坛育桃李

作者: 乔延宾 | 来源:发表于2018-05-19 11:07 被阅读365次
我和我的学生们

        这张拍摄于31年前的照片,一直珍藏于我的身边,也永远珍藏在我的心中。

  那个一说话就脸红的男孩,那个高高个子一头"自来卷"的男孩,那个留着长长头发的男孩,那个长着一双大眼睛的女孩,还有,那个非常天真幼稚却总摆出一副"小大人"作派的留着两条小辮的女孩……时光已过去31年,全班42名学生的音容笑貌却时时浮现于脑际,放不下,忘不了。

  1987年6月下旬,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文专业大学专科全部11科单科结业证书刚刚拿到,大红的毕业证书还沒拿到,厂部就通知我到劳资科报到,厂里破例决定,厂党委与厂行政各个部门和科室任由我挑选。从1971年底到1987年,将近16年的铸工工人的生涯一朝结束。

  想来想去,最终决定到厂教育科去,那里有我自学期间为我奔波、对我关爱的同志,我要效力于他们,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我称不起"士",也不是"女",但我懂得"感恩"。除此之外,听说塑料工业公司要在我所工作的工厂创办一所技工学校,我希望做一名仰慕已久的人民教师。当我把自己的决定告诉厂领导,一些科室的负责人因为沒有选择他们的科室而感到遗憾,一时间我这个干了16年铸工、端了16年铁水子的"黑老铸"(世人对铸工的蔑称),竟然也成了"香饽饽"。

    做梦也想不到,我真的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儿少时,我敬仰老师,望之,如崇山大岳,见之,如父母高堂,泽被师恩,如春之霈霖,滋润心田。无数难忘而温馨的往事,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现在我要为人之师,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一一从事这样一个崇高的职业,我的师德,我的学识,我的能力,能胜任得了吗?

  历史就是这样,不经意间,命运会突然降临一个意外的结果,有时会让你措手不及。那一天,敬爱的徐印芳大姐,曾为我的自学考试付出无数辛劳,又是我与学生们一校之长的可亲可敬的中年人,找我谈话,她将语文教师、班主任、教务主任的重担一股脑压给了我,她殷殷的嘱托与热切的话语,让我倍感压力的同时又倍感信赖。

  压力也是动力,信赖也是激励。沉沉的压力来自我的阅历,你想,虽然我刚刚获得大学中文专业专科学历,作为一个初中只上了一年就赶上"文革",在社会上打打杀杀两年,又在农村"广阔天地"抡过三年锄头,回城后又一连干过16年铸造工人,从来沒登上过七尺讲坛的人,一下要登上讲坛,给这些初中毕业乃至高中肄业的技校生讲语文课,该有多大压力?这些技校学生,多数偏科于语文,很多都来自于全日制普通中学的重点中学,老师讲课出现失误一定会贻笑大方,下不了台的!徐校长的重用,既是信赖又是激励,时年37岁的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不负重望,砥砺前行。

  第一节课下来,出了一身热汗。虽然两、三天前,进行了认真备课并做好了教案,也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甚至连板书的顺序、位置、内容都做了规划,但上得讲坛,面对42双学生的眼睛与教师同事们注视的目光,双腿还是有些颤抖,班长站起来喊"起立!"我激动地说:"同学们好!"全班学生以略帶稚嫩的声音回应:"老师好!"一时间,我竟有些精神恍忽,仿佛一下子回到20多年前的学生时代,我努力拉回思绪,竭力镇静下来开始进入角色,按照预先备课的安排讲课。下课铃声响了,这45分钟显得那样漫长。手拿教科书与教案本走下讲坛,白衬衣竟湿了个透。

  走进办公室,大大地喘了一口气,徐校长与其他任课老师热情地鼓励我,有的说,平常一口家乡话,上了讲坛,普通话说得蛮好,有的说,板书写得很漂亮,就是没人讲我上课中的不足,我心里明白,这是大家在鼓励我,而我要以此为人生的新起点,无论做什么工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技校学生与全日制中学最大的区别,在于调皮生多,他们来自全市10几所中学的初、高中,沒有继续上高中或参加高考,全面的学习成绩是一个主要原因,多数学生抱着"混够三年参加工作了事"的思想,管理起来很难,这个难度,远远高于普通中学。一味地声色俱厉、严加训斥,只会适得其反,记得头几次下午放学学生值日打扫教室卫生,一组10位学生,一下第二节课大部分背上书包就跑远了,只剩下两位女生与一位矮矮的女生拿着笤帚在慢慢地扫地,我只得也拿起笤帚与学生一起值日。这让我想起苏联伟大的教育家马雅可夫斯基,他在一个滴水成冰的寒冬带领一批学生参加铲除积雪的义务劳动,很多学生不是在劳动,而是顽皮地嘻闹、打雪仗,而这位著名的苏联人民教育家不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以比学生大得多的年龄吃力地铲除积雪与冰块,当一位学生发现自己老师的鞋子鞋底几乎脱落,积雪与冰块钻进鞋子,而老师仍一声不吭努力工作时,孩子们被感动了,一起努力干活,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从这个故事中深受启发,我决心以马雅可夫斯基为楷模,以实际行动去感化孩子们。"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我的坚持与努力沒有白费,渐渐地,参加值日的学生多了起来,以至于后来,每当下午放学,全班形成了风气,每到卫生值日时间,每位值日者都自觉参加劳动,宽敞的教室窗明几净,非常整洁。

    师道尊严并不等于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学生尊师,并不等于等而下之。曾经的9年学生生活,让我深深体验到我的老师的师道,"解疑、释惑、授道",这三者是并存的,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做学问,还要为人师表,在邯郸一中读书时,教导处主任张家仁先生有一句话,他说,"学生要先学会做人,再学做学问",我的师长们为他们的学生做出了崇高的榜样,现在我也为人之师,为什么就不能效法他们呢?

      被尊为大成至圣先师的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有教无类",这在现代仍有积极意义。在技校教书的日子里,师长的楷模,圣人的教诲时时在影响着我,并成为我的自觉实践。班中42名学生,不论家庭背景、家庭经济状况如何,我都一视同仁,决不厚此薄彼。

  一名才十四、五岁的男孩,个子最小,坐在第一排,两只水灵灵的大眼睛煞是令人喜爱,但他说话发音只能咬多半个字,因此未曾说话先羞红了脸,与他说话时我尽量放低声言、放慢语速,使他感到家人般地亲切,以后他见了我总会闪烁着一双忽灵灵的大眼睛,望着我亲亲地喊一声"老师!"一位女孩,无论课上课下,都少言寡语,文静朴实,我从其他学生口中得知她从小失去母亲,在各方面多加关爱,她每次与我说话,都是那么真诚,好像在与亲人谈话。班里一名男孩,性格懦弱,有些男生欺负他,他找到我的办公室,流着眼泪向我倾诉心中的委屈,我像他的父母一样,为他拭去眼泪,和风细雨地安慰他。课下,对于学生,我从来不喊他们的姓氏,只是亲切地呼喚着他们的名字,听到我的呼喚,他们总会跑到我的身边,像自己的儿女那般地乘巧与顺从。更让我感到幸福的是,一个假期到石家庄正定大佛寺带全班同学旅游,旅行途中,一位叫玉超的男生,十四、五岁的半大小伙子,在车上撒娇地说:"老师,我躺在您的怀里歇会好不?"我说:"那怎么不行呀?"他竟幸福地躺在我的怀抱里眯着双眼微笑着睡去,一股幸福的暖流涌上心头,他睡得那样安详、那样毫无隔阂。

    在徐校长的领导下,贾岩老师、张秀老师、杨宏云老师、王生老师一齐努力,按照技工学校的特点,仅有一个班的技校购置了投影机、双卡录音机,我与贾岩老师在1987年南方的"梅雨季节,南下温州购置了机械制图课所用的全套制图模型,使得我们这所技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朝着正规化、制度化新型技工学校迈进一步,物理、数学、化学、政治、体育、机械制图、语文诸科,齐头并进,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许多学生与学生家长、塑料工业公司与厂领导看到这一情况,由衷地感到满意,一些学生家长夸赞:"想不到一所小小技工学校竟办得这样正规!"

  31年前的往事,满满都是难忘的回忆。1987年暑假,为了让这些孩子们活跃假期生活,也让这些从没出过远门的孩子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们全体师生祖织了一次山东之行,登泰山、游济南、上曲阜,东岳泰山巍峨高聳、葱茏毓秀;济南名城,趵突涌泉、明湖秀美;圣人故里,古柏森森、文脉深厚。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一次有惊无险的泰山之游,至今历历在目。上山前,我与学生约定,以哨音为号,在上山、下山途中,只要听到我的哨音,无论在前在后,必须终止脚步,全班汇齐再走下一程。孔子登临处、碧霞元君宫、中天门、十八盘、南天门、泰山极顶处、日观峰,一程一歇,览尽泰岱的风景,队伍在哨音中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可在下山途中却出现意外,学生高炜不见了!已经订好的午餐端上饭桌,还是不见他的踪影,40多碗面条放在每一个餐桌上,很少有人动一根面条,把学生分成4路四方寻找,至下午2点仍不见高炜在约定的饭店回归,那天,做为班主任与这次旅游的倡议者,我第一次在师生们面前流下眼泪!还好,就在高炜归来无望时,学生高玉峰气喘吁吁地回来报告:在泰安火车站前找到了高炜!我激动地流着眼泪紧紧把高炜抱在怀中,像失面复得的千金瑰宝!

  1987年12月底,全市24所技工学校统一考试,我们技校语文考试,获得全市第4名,初次执教获得这样的成绩出乎意外,我也获得河北省轻工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的荣誉,它在我一生中仅有的一次从教生涯中留下美好的一页。

  光蔭荏苒,风雨流年,往事在幸福的回忆中仍恍若眼前。1989年元旦,全部学业结束,到了这届学生的实习期,学校为全体师生举办了会餐,那天我第一次与技校的徐校长、老师与学生们举杯畅饮,看着入学时稚音未改的男孩已长成大小伙子、女孩子已长成大姑娘,百感交集,他们再有半年,实习期一过,将各奔东西。

  书香一叶,将留下难忘的记忆。

也曾教坛育桃李

相关文章

  • 也曾教坛育桃李

    这张拍摄于31年前的照片,一直珍藏于我的身边,也永远珍藏在我的心中。 那个一说话就脸红的男孩,那个高高...

  • 育桃李

    育桃李 文/大隐 寸心铭爱育桃李,且度春风沐少年。 来将时光同作伴,教坛诗路采真仙。 2022.10.19.

  • 爱洒教坛 心育桃李

    ——濮阳县城关镇黄彬小学申美红 在过去24年的从教生涯中,我执着追求自己的教育梦想。一路走来,颇有收...

  • 七律·受天吉老师委嘱有感其于教师岗位光荣退休

    四十年来今歇肩,万千桃李种心田。 一枝粉笔能圆梦,三尺讲台可育贤。 奋斗教坛无怨悔,转从诗事有连篇。 适逢花甲何愁...

  • 点亮心灯

    真心育桃李,静心写华章。

  • 七绝 师恩

    曾许青葱育栋梁,春风化雨扫迷茫。冰心一片余香在,桃李无言自吐芳!

  • 对联

    桃李满天下; 梓楠遍五洲。 教坛千古业; 桃李一园春。 校园迎隽秀; 桃李向阳红。 讯传连四海; 校庆汇三...

  • 丹心育桃李

    给生讲课(赵秀格) 与生互动 与生活动 为生打饭 动手实践 与生游戏 赵秀格者,河北人也 三十二年,教师生活 爱校...

  • 真情育桃李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王敏,以爱为本,忠诚教育事业,热爱教育,热心教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潜心研究教...

  •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颁奖词)

    一片丹心育桃李,三尺教坛写辉煌。自2011年参加工作至今,八年如一日地一直坚守在教学和班主任的一线,严肃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也曾教坛育桃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uo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