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倦怠感十足,尤其是在自我学习这方面,犯了拖延、低效、低质的老毛病。而且陷入了三者的恶性循环,我有一颗想进步的内心,但是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又很烦恼,烦恼的情绪又会造成无效的时间浪费,完不成自己设定的目标心有不甘,又会造成无意识的拖延,拖到最终时限后,进一步造成完成任务时的敷衍,自然质量上不了台面。
我很苦恼自己目前的状态,一直想彻底的在某一方面突破自我,看到实质性的改观,比如逻辑、写作、口语表达,其实三者是相互关联的,逻辑是基础,写作和口语表达是不同的展示方式。思考起来,我觉得自己是进入了误区,一直想在三个方面齐头并进,而忽略了自己基础不牢。
逻辑说起来很抽象,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实际上它又无所不包,无所不能。一个人缜密的思维、得体的处事、富含思想的写作,对答如流的表达无不依赖于强大的逻辑思维。可我发现自己学习这么久成效甚微,是有些本末倒置,我过多的注重的是自己的写作修辞和口语的流畅度,当然不是说这两者不重要,只是这两者的作用不是添砖加瓦的基建工程,而是锦上添花的室内装饰,有了二者的助力,个人魅力的展示更能如虎添翼。
再有就是大家在社团学习中谈到减法思维。我目前在这方面存在问题,为自己选择了很多加法,分不清重要和紧急任务,造成了不必要的知识焦虑和完不成任务的自我否定。知识焦虑和自我否定主要原因是个人在自我认知上存在错误,没有实现从与他人对比到在时序上自我对比的转变。
面临当前的倦怠期,我会从三点作出调整:一、增加基础输入。十月精度两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结构思考力》。二、做减法,将目前还没完成的耗费精力的学习科目暂时搁置,或者每周抽出半天时间来处理。三、调整计划,写作输出和口语表达输出改成读书笔记和精读课本重点章节讲述。而修辞、结构等方面的提升调整为笔记积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