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集体备课周,有幸聆听了刘玲老师执教的《小真的长头发》,本文是日本作家的高楼方子的绘本故事。

课堂上,刘老师呈现出的一幅幅神奇画面,孩子们入情入境的朗诵、活泼欢快的表演、流光溢彩的双眸,将大家带入了美妙的绘本世界,让大家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是促进思维能力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的契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一条可行的途径。刘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针对小学生富于想象的心理特征,抓住以下契机,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语文天地自由翱翔。
一、猜想:激发想象,深入文本。
开课伊始,刘老师出示图片,让学生猜想谁是小真。

看似不经意的小问题,却如一颗石子在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课题是《小真的长头发》,图上三个女孩她们在讨论什么问题呢?有两个女孩是头发长长的,小真会是她们中的一个吗?又会是其中哪一个呢?那个梳着妹妹头的小女孩如此神采飞扬,似乎在描述着神奇的世界,手臂长长地展开,好像在描绘头发长长的样子,小真会是她吗……一个个疑问在小脑瓜里出现,启发孩子丰富的想象,激起孩子求知的欲望,从而让孩子主动翻开书本,走进文本,深入阅读。
二、补想:发展想象,乐于阅读。
教学三个小女孩讨论头发长长的对话部分,刘老师让学生找出相关语句,但在出示语句要求学生添加提示语。
小美( )地对小叶说:“咱们的头发还能长长呢。”
“哼,能长多长?”小真( )地说。
小美( )地说:“长得啊,能盖过腰。对吧,小叶?”
“对,能到腰呢。”小叶( )地说。
学生通过观察图画,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有理有据地填写文字,并用声情并茂的朗读进行再现。在图片、文字、想象与朗读的碰撞中,孩子们感受着阅读的乐趣。
三、扩想:发挥想象,品读入境。
作者所创设的意境,塑造的形象,都与想象结下了不解之缘。描述小真的头发之长真是极尽想象之能事,可以钓鱼、拉牛、当被子、当晾衣绳……




刘老师通过精心准备的动感图片,有声有色地讲述,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入情景,仿佛自己就是小真,为自己有如此长的头发感到骄傲,为自己长头发能做那么神奇的事情感到惊叹,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自编自演,不能自已地感情朗读。



四、续想:促进思维,关注语用。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想象力,想象力是创新的基础与源泉。在品读小真的长头发的基础上,刘老师启发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自己也有一头神奇的长头发,想象自己的长头发可以干什么。孩子们的想法层出不穷,比如:荡秋千、跳绳、放风筝、滑滑梯等,也许算不上合理,但富有个性,十分可爱。在孩子们天马星空的想象基础上,刘老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找出 “要是……就能……”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在积累语言的同时组织语言,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关注语用。不过,遗憾的是,刘老师在课堂上仅停留在说的层面,如果能够让孩子拿起笔来进行写话训练,最终达到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便更完美了。
以一斑窥全豹,从《小真的长头发》这堂课里知道了刘老师所带班级的成绩总是遥遥领先的原因。无疑,这是一节轻负高效的优质课,刘老师以厚实的功底、自然的教态、诗意的语言,有机地挖掘可以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资源,培养孩子的阅读、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完美地统一起来,实现了由教课文到教语文的华丽转身,巧妙地展示了语文教学的美,为生命插上翅膀,让课堂更丰富多彩,让孩子爱学乐学,让语文魅力四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