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语言向来很有意思……
常常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比如:少年得志,得一时;大器晚成,成一生。
有人撰文《比起少年得志,我更愿意大器晚成》,说“大器晚成磨练出来的心态,往往不骄不躁,有着看过太多风景之后的平静,无论怎样的境况,这样的心态都能让人左右逢源。”
看完是有一种欣慰的感觉,非常适合我这种没有做出什么成绩的人!
这些年,自己遇到很多事,让自己的价值观、为人处事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一种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感觉,我常常安慰自己,人就是要经历才能够懂得更多。
可是,这仅仅是安慰,我不得不承认自己也后悔,后悔怎么不早点懂得这些道理。人生就如长途驾驶,有些人就是能做到一辈子不撞车的!
如今,自己有两个小孩的人了,咋一看,我差点就信了:也许孩子的童年应该更快活些,孩子应该慢慢稳定的成长,去收获她们的大器晚成。
可是如果仅仅为了迎合某一思想,或者为了让自己放松一点,我们就真的想去信了,那就二了。
少年得志也好,大器晚成也好,都离不开积累,早积累比晚积累强!
少年得志也好,大器晚成也好,同等条件下,可能差的就是运气,我们为什么要拒绝好运气!
有人怕少年得志会让人迷失自我,先不说这种担忧是不是一定成立,即使成立了,那也是人生的经历和财富,早经历比晚经历要强吧。
很多人喜欢拿马云举大器晚成的例子,可我觉得人家未必不算少年得志,他那个年代大学生本身就是一种少年得志!少年得志相当于一个更高的平台,失败也不怕,他会走的更高更远!
所以可以少年得志,何苦大器晚成?
余生,希望儿女们少年得志,而我大器晚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