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培养开放包容的心理模式

培养开放包容的心理模式

作者: 墨香弹痕 | 来源:发表于2020-10-31 18:10 被阅读0次

            我们人类的大脑,本能的能从社会环境中接受信号,再反过来影响个人的内在世界。每个人的大脑都是在与他人的持续互动中构建起来的。社会人际交往活动对大脑的成长至关重要。可以说,在与他人连接的同时保持独特的自我认知,是幸福和成就的源泉。幸福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将个人的注意力和热情投入到他人的利益之中,而非仅仅关注与他人无关的个人利益,“我”通过参与并融入“我们”而发现意义和快乐。

            人类天生具有感受他人感受的能力,也就是和他人共情,连接他人心灵的能力。据最新脑科学研究,这一功能主要源于镜像神经元。镜像神经元使我们在周围世界中看到听到闻到触摸到尝到的东西,不仅可以让我们反射出他人的行为意图,还能反射出他人的情绪状态与其产生共鸣。 镜像神经元是我们人际关系发展的生理物质基础。 镜像神经元有一项特点是,它只对主动的行为——行动中有某种可以被感知的,可预测性的或目的性的行为——作出反应。

            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创建积极的心理模式。孩子是在与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相处的时光中发展出重要的人际技巧,比如沟通倾听,理解面部表情,理解非语言信息,分享和牺牲。孩子与看护人的依恋关系的质量深刻影响着孩子的人际心理模式。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看护人给孩子的人际关系带来的影响将延续数代。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之中,孩子会发展出适应周围环境,处理人际关系的特定模式,如果父母能够向孩子表达牢固的可预期的爱,积极回应他的需求,孩子的第七感就将得到发展,并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模式。

            除了为孩子释放良好的人际关系,父母还应该让他们练习与他人合作,从而有能力成为“我们”的一部分。为此我们就应该帮助他们创建一个开放、包容的内在状态,而非封闭反射式的状态,帮助孩子在关系中学会接纳,为孩子创造通向连接的人际体验。当人进入反射模式时,几乎不可能以开放和关爱的姿态去与他人联结,而当人处于接纳状态时,就会积极的与他人建立连接,并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得到安全感和存在感。只有在开放和包容的前提下接纳才会升华为共鸣,一种由内而外的与他人的融合,这将让他们享受到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带来的深刻与亲密的感觉,否则孩子的心灵将漂泊无依,始终被孤立的感觉所左右,没有愿望也没有能力融入他人。

            研究表明,如果父母能够持续稳定地了解和敏锐的回应孩子的情绪和需求,那么无论是在社交情绪、身体,还是在学术上,孩子的生活都将更加繁盛。

            胡适曾极力推崇写人生自传,他自己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写过多部人生自传。这是整合我们自己人生经历的极好方法。这是一种生命叙事,包括我们如何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心路历程。我们的叙事方式决定了我们对过去的感受,我们对人们比如父母行为方式的理解,以及我们对那些影响了我们成长的事件的认识,如果我们的生命叙事清晰连贯,我们就能明白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以及过去如何塑造了我们。

            未经审视和理解的生命叙事会限制当下的我们,也可能导致我们用一种反射式的方式来养育自己,并且把这些伤害过我们的沉痛的遗产传给我们的孩子。但是,如果你理解了自己的经历,理解了父母的创伤和他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限制,你就能打破这个传递痛苦的循环。早期经验并不等于命运。无论什么时候,你都可以重新认识并重新讲述你生命的故事,只要去做,你的孩子一定会从中受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培养开放包容的心理模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zs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