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隆隆
小广场里,两面大鼓,六个人围着敲。听着这隆隆的鼓声,我想起小时候的鼓声来了。
那是土改结束,共和国成立前后,我在本村上初小。
冬季来临,地净场光,碌碡顶门,各村便组织农民开展文娱活动,这在当时的民间叫玩“玩意儿”。
参加玩“玩意儿”的人,大致分为三拨儿:一拨儿是村小的学生和妇女识字班的学员。各村“玩”的项目不一样,有的村是“打花棍儿”,有的村是“打霸王鞭”,有的村是扭秧歌。第二拨儿是“唱小戏儿”,排演小型歌剧,剧情多是大生产,妇女解放,抗美援朝等。第三拨儿就是打鼓的了。
那时的鼓很大,虽然没有现在这种两三个人围着敲的那么大,但那鼓面的直径,大约也有一米多。因为打鼓是个力气活儿,所以那时打鼓的都是青壮年男子。
打鼓有鼓谱。我见过的鼓谱是薄薄的一个手抄本,用拟音字组成。其中还能够记得的一小节是“大咕噜仓,二咕噜仓,咚仓咚仓咕噜咕噜仓……”由此一小节也可窥其一斑。其中咕噜是“滾锤”,咚是“重锤”,仓是大锣。打鼓的人得先背鼓谱,然后练习。
春节过后,正月初几开始,各村玩“玩意儿”的便到周边的村子去巡回演出了。锣鼓队打头,后面是小学生和识字班,最后是演小戏儿的演员和村干部。
来到村头,锣鼓敲起来,小学生和识字班在大街上舞起来,村子里的人一听锣鼓声,便跑出来看“玩意儿”。村子里的干部就赶快组织自己村子的锣鼓队,敲着锣鼓去迎接。
两支锣鼓队一碰头,便各自占据大街的一边,摽着劲儿地敲起来。鼓声隆隆,震人肺腑,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两支锣鼓队暗中较劲,其中那个打鼓的人特别卖力,把鼓槌使劲地往下砸,一心要让自己的鼓声压倒对方,不一会儿便满头大汗,解开袄扣,露出胸膛。待到双方的村干部把演出的场地安排妥当,这才停止。
较劲归较劲,但歇下来的时候,双方便成了好朋友。
也许是印象太深刻了吧?到了现在,一听到隆隆的大鼓声,我依然振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