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们为什么会自称是佛教徒?从孩提时代起你便被告知你是佛教徒——你为什么要接受这个,坚持这个?一旦你能够认识这个问题,就将摆脱这一限定了。倘若你不去坚持这个,会发生什么呢?加入你不自称是佛教徒 ,你就会感觉到自己被孤立了、被落下了。于是,你是出于经济原因而去做这个的——这是一个因素。另一个因素是,你让自己跟某个更加重大的事物相认同,否则你便会感到迷失。你是个无名小卒,可当你声称自己是个佛教徒的时候,你便成为了人物,它给你披了一件华美的外衣。因此你渴望自己是个人物,渴望与某个伟大的事物认同,正是这种渴望局限住了你,想要出人头地的欲望正是限定的实质所在。——摘自《让心入静》克里希那穆提
欲望带来的限制,我们很难通过自我觉察来发现,因为这正是我们的盲点,如果我们了解欲望的代价,就会做出更明智的抉择了。
不过,我们很容易就可以从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上,看到这种限制。当你的孩子成绩、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达不到你认为的合适的标准时,你首先想到的、对待孩子的方法是什么呢?会是给孩子讲道理、发脾气、订规矩、无所谓?无论你是什么样的反应,看看反应背后的动力——你想要你的孩子更好、更符合你的理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