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一直在孤独的努力着,没有人陪,一个人,走向未来。别害怕,一个人地,不止你自己。
一
简希尔提着笨重的行李下了火车,抬头呼吸着异地的空气,格外新鲜与刺激。一个人,上学,从来都是。
“简希尔,你怎么自己来上学啊,真羡慕你这么独立,我帮你拉行李吧”。“谢谢。”没有人知道简希尔心里多心酸,她要的不是独立,是温暖。
“简希尔,你父母是做什么的啊?”简希尔笑着说秘密,没人知道她只有年迈的父亲,没有妈妈,还有个傻哥哥。
“简希尔,你不回家啊,每年寒暑假都去打工?”“嗯,我要养活自己啊”简希尔也想回家,可不自己挣钱,就没办法上学了啊。
“简希尔,你怎么一个人啊”。“嗯,我喜欢独来独往”。天知道,简希尔多想有个伴。
“你怎么不和别人一起啊”。“习惯一个人了”。简希尔想,与其习惯依赖别人,不如习惯并享受孤独,也好过突如其来的自己一人。
“简希尔,今晚乔榭六点班级聚会,别忘了哈”。简希尔想着跟谁一起去,跟哪个寝室一个桌子啊。
“简希尔,你怎么还不回来啊?”“我刚迷路了,还不知道东南西北,导航都不知道往哪走,所以回来晚了”。
“简希尔,你逃课了啊,感觉上课都没见过你呢。”简希尔笑笑,缺乏存在感,好似消失了都不会有人知道。
“学姐,我始终一个人,有时都不敢出门,怕碰到熟人。”“没关系,你总会一个人的,别期待别人会陪你,你试着走不会遇到熟人的路,慢慢就好了。”
后来,简希尔淡然了,一个人也无所谓,没什么大不了。她就像一只刺猬,不怎么靠近别人,也不喜欢别人靠近自己,如此孤独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着。
二
南斯音毕业了,专科师范,英语专业。南斯音是个身边离不开人的姑娘,餐厅吃饭都需要有人陪着。可毕业了,室友各奔东西,忙着找工作。南斯音一下子慌了,从小到大,都有人陪,现在身边没有人了,该何去何从,去哪做什么,总不能在家啃老吧。
南斯音毕业后的第一个月,进了电子厂。是的,谁都知道,电子厂与校园完全不同,南斯音总觉得自己与电子厂格格不入,可自己又没别的地方可去。不可避免,在电子厂,南斯音遇到了从来没有遇到的问题。
自己与长期工在一起居住,陌生人随便坐自己床位;未经允许用自己的东西;说话粗鲁还略带粗俗,发生点什么都会发表自己的言论;厂里长期工说话轻佻,动手动脚等等。
向来有人陪的南斯音在这种情况下蒙了,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地方,自己一个人面对,曾几次在深夜里痛哭,因为委屈,因为难以接受,因为没有人陪,更因为讨厌这个环境。自己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哪怕三天不吃饭,都不会有人知道。
南斯音只能去适应,去坚强的面对,不能告诉家人,不能经常与朋友吐槽,自己看电影,自己逛街,生病了自己去医院,自己去另一个城市,有些孤独是自己必须经历的,有些孤独是谁陪都没有用的,有些孤独是用来自己优秀的。
后来南斯音自己工作之余努力学习并专升本,考上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摆脱了自己梦魇的地方,也不想再次回到相似的地方,她便拼命努力,拼命充实着自己,拼命改变着自己的命运。
三
《风雨哈佛路》电影原型莉丝·默里,美国“奇迹女孩”,成长在纽约最烂的街道,却毕业于名校常春藤联盟学校,现为国际著名演说家。
电影中莉丝母亲吸毒,酗酒,还精神分裂,后死于艾滋。父亲同样吸毒,后得艾滋,靠收养院过活。没有人愿意领养她,她只能一个人在收养院,后争取上学的机会,努力学习,莉丝独一人努力挣脱着自己所处的环境,从始至终一人。
幼年,莉丝基本生活无法保障,也无法洗澡,身有异味,受尽同学嘲讽与排挤;收养院,莉丝眼睁睁的看着一场毒打,一场陷害,各种尖叫;母亲喝醉,莉丝在朋友面前受尽尴尬,她坦然面对,帮母亲洗澡;与朋友克利斯流浪一段时间,也快乐吧,朋友忍受不了无处可去,认为流浪才是疯狂,在母亲葬礼那天,便丢下莉丝一人离开;母亲去世时,没有牧师,没有墓碑,葬在不要钱的墓地,莉丝躺在母亲棺上,想着母亲活在自己心底;莉丝努力争取上学的机会,接受教育,刻苦学习,得到一次去波士顿旅行的机会,第一次接触哈佛,老师说,哈佛是一种渴望,不是不可能;莉丝更努力,以平均每门95以上且两年完成高中学业,全班分数最高的学生进入哈佛,获得纽约时报奖学金,自己不用付学费。她用自己所有潜能去做这件事—上哈佛。且,她成功了,成功的挣脱了她所生活的环境,去更好的生活。
莉丝旁白:
我的家庭不是那种你走出来就像个普通人一样的地方,我生活在你做梦都想不到的糟糕地方。
终于,我明白,我妈妈在哪里,我的家就在哪里。
我不想做傻瓜,我要去上学。
我需要一次机会,爬出我出生的那个环境。
我想去哈佛,做受最高教育的人,读所有最好的书,我会用所有潜能去做这件事。
历史是我们全部,我们全部都算。
名人离我们太遥远,我们或许不需要像他们那么那么努力,但最起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慢慢去努力,去优秀,去让自己满意。总不会晚,现在开始,一直都不会晚,即使,你始终一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