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总在指间的缝隙中悄悄溜走,天暗了一些,雨下得消沉了一些,忙里偷闲看了眼窗外,心里想着,这一天大概挨过去了。
不料出晚饭的时候,却听见了“刷刷”的子弹声,不间断的,和着哭喊声与咒骂声响成一片。
我加快了吞咽的速度,枪声没一会儿就停了,但不出所料,不早不晚在我刚吞下最后一口面包。门口出现了两个抬着担架的高大的男人,身后裹着头巾的中年女人亦步亦趋,表情有些麻木。
“医生!”有人直起嗓门喊。
我早已条件反射的迎了上去,带上口罩大声道:“快来人!准备麻醉,患者需要马上手术!杰瑞!”
几个人进来的时候,空气里带着一股熟悉的硝烟味和血腥味,被淋湿的衣服滴着水混着担架上流下的血,在凹凸不平的地面聚成小水坑,一时间空气尽是难以言喻的味道。
我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这很可能又是一个被炸弹炸伤的患者。
果然,巨大的爆炸将孩子的下体炸得血肉模糊,双腿早已不翼而飞,而血淋淋的皮肉仍然连着上半身的组织,像一把破败的伞,简直惨不忍睹。
我是一名无国界医生,外科,这种程度的上我之前也见过,所以很快的冷静一下,看着孩子还有气,便忙开始了手术。
战争、爆炸、鲜血、死亡、贫困……像一把把无形的枷锁紧紧的勒住了这儿的每一个人,令人窒息。在这附近唯一的一所摇摇欲坠的医院里,几乎每天都能接到各种各样因抢走火,因爆炸而受伤的人。
刚来的时候,我并不习惯这些血淋淋的场面,高强度的工作,以及死亡的阴影,因为真的有跟我这样的无国界医生因为意外死在了异地他乡。种种堆积起来让我一度有些后悔来到了这儿,这儿的一切都让我窒息,我一度觉得自己会懦弱的崩溃着逃回国去。但奇迹的是,我竟然坚持了下来,甚至还学会了听声音开判断枪战离医院的远近。
放以前,简直想都不敢想!
手术结束后,我实在坚持不住,也不管脏不脏,直接靠在走廊的墙角眯了一会,嘱咐护士有事一定要叫醒我,在这儿之前我已经超过十三个小时没有休息了。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我又梦见了我的妻子和女儿。
走前,我的女儿刚上幼儿园,性子像极了她妈妈,慢吞吞的,而我与她们母女相反,性格有些急躁,做事干净利落。她刚回吃饭那会儿,最让我头疼的就是喂她吃饭。
“你别老催她,这样挺好的啊!饭要细嚼慢咽才好吸收。”妻子笑着说,手机拿着一把梳子正在一点点把乌黑的长发慢慢梳齐梳顺。
阳光落在她们身上,温馨,但遥远。我心说,不催,不催,怎么会催她呢?我已经错过了她好些时光了!

以前我总会一脸急躁的催女儿吃饭,说:“我的小祖宗,咱能快点儿嚼,快点儿咽吗?爸爸送你去幼儿园后,还要去医院上班呢!”
可能是我抓耳挠腮的样子太搞笑了,她我一催她,她总是会咯咯笑。
现在想想,这些都恍如隔世,可能是因为快回国了,最近我老是梦见她们。虽然我们女儿也会视频聊天,但越临近回国,心中的思念便越是泛滥成灾。
当我在梦里正要喂女儿吃下最后一口饭时,却被人粗暴的叫醒,原来是今天傍晚那个孩子病情恶化了,我还还来不及回味梦里的温馨,身体就率先行动起来,匆匆赶去了。
很不幸,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那个孩子还是因为抢救无效死亡了,我把消息告诉那个带着头巾的女人,那是孩子的母亲。
她没什么表情,又像是没回过神来,我耐心的又重复了一遍了,在这儿的几年也让我急躁的性格变得沉稳了许多。
她浑浊的眼睛微微转动了一下,木然的点头,我只好先去忙其他事了,毕竟医院里还有其他患者。
对于那个孩子我只能说,我已经把一个医生能做的都做了,但很抱歉,对于死亡我无能为力。
没走多远,我就听见了女人压抑的哭泣声。我只能在心里无奈的叹息。
在这个地方,死亡是家常便饭……
听护士们谈起,说那个孩子本来是在自家的菜地里玩来着的,但还是不小心踩中了不知道是谁埋下的地雷。谁知道自己菜地里会有地雷呢?
在这儿医学技术严重落后的地方,地雷、炸弹、枪支等危险品却是司空见惯的,当地的小男孩最喜欢的也是枪械之类的危险品,之前就有接到过因为和伙伴玩枪而不小心走火而被误伤的孩子,就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本来应该是上初中的年纪,但抢救了没一会就死了。
但这儿都不是最冤的。
因为战乱这里的居民总是频繁搬迁,而回来之后面对的将是无处不在的隐形的威胁,有事是藏在门后,有事是藏在冰箱里,床上,衣柜里,还有的藏在小孩子的玩具里,几乎无所不知的炸药,可能你只是不小心捡起了一个玩具,但突如其来的爆炸会让你付出血的代价。

我如期和家人团聚了,但那个地方的一切总是在梦中出现,午夜醒来,总是幻听,耳边的爆炸声和子弹声似乎依旧没有散去。
我抱紧了身边的妻子,心才稍稍安定一点。怀里温热的人,让我有了一种归属感,知道自己真的已经离开了所有的战乱。
因为知道远方有妻女在等我,因为明白自己终有一日会离开,因为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在身后,更因为那些受苦受难的人,所有我才坚持了这么久。
经历的那一切,让我更加珍惜如今平静的生活,有时也会想起那边饱经战乱的人,如果还有机会我想我依然会义无反顾的奔向远方。
只愿在天堂没有战争!

作者:《朗读者》让我了解到了无国界医生这个职业,后来特意做了一些了解,写下了这个故事,本文结合多个真实故事改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