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Deadline真的是第一生产力吗?

Deadline真的是第一生产力吗?

作者: 滴答清单 | 来源:发表于2020-06-02 10:12 被阅读0次

6月已至,毕业论文的Deadline(截止日期)越来越近

改稿、查重、排版……许多小伙伴已经进入到最后的冲刺阶段

但,也有的人开始慌了——

“如何在一天之内写完一篇毕业论文 ”

“硕士毕业论文写不出来咋办,离截稿日期只剩20天!!”

“距交毕业论文还剩7天,目前一个字还没写,如何快速完成?”

每到毕业季,这样的求助帖总会在各大论坛引发热议

明明提前很久就开始准备,却常常积压到最后关头才开始奋笔疾书

唉,都是拖延症惹的祸……

那些年,我们为DDL熬过的夜

“被DDL压垮的时候,没有一次偷懒是无辜的”

嘿,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每次刚接手一项任务时,总是有一种迷之自信,觉得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但真正开始之后,便开始找借口为自己辩解:

-“时间还多着呢,待会做也不迟。”

-“现在状态不太好,先刷会儿微博放松一下吧。”

-“还没做好充分准备,要不下周再开始吧。”

-“好不容易有假期,把时间花在工作上太委屈自己了。”

渐渐地,到了迫在眉睫的最后关头,你突然有些后悔:

-“天哪来不及了,本应该早点开始的。”

-“哭了,今后一定要严格遵循计划。”

于是,最后一个晚上,你只好临时抱佛脚

一盏灯,一台电脑,一个人,创造一个奇迹

不止于此,有时各种夺命deadline会如潮水般涌来

运气不佳时,还伴随着电脑卡顿,格式出错……状况百出

你手忙脚乱,狼狈不堪,只好草草了事——能按时交上已是万幸

你暗自坚定,一定不再重蹈覆辙,直到下一个任务出现……

这样的情景,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其实,我们都一样

总是一次次为拖延感到自责,却又提心吊胆地继续拖延着

拖延,仿佛成了现代人的通病

为什么我们总是拖延?

“对不起,这是我最后的倔强”

通常,我们会把拖延视为令人憎恶的坏习惯,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拖延心理学》的作者简·博克和莱诺拉·袁研究发现,“迟缓习性既非恶习,也非品行问题,而是由恐惧引起的一种心理综合症。”换言之,拖延不纯粹是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它关乎人们内心深处的恐惧、希望、怀疑和压力,是一个人自我意识调节失败的体现。

我周围有一类人,他们喜欢与时间竞赛的快感,追求挑战极限的刺激,他们总是把任务拖到最后期限,期待着在紧要关头超常发挥,创造奇迹。

所以,DDL真的是第一生产力吗?

答案是否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拖延或许无伤大雅,一定程度上还能转化为动力。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拖延症带来的更多是内心的煎熬,有时还会导致严重的外在后果:约会对象生气、重要会议缺席、成绩提交失败,领导交待的任务无法按时完成……这样的反面教训数不胜数。回想下那些被拖延症支配的日子,你就会知道,自律和慎独为什么是这个时代最值得赞美的品质。

导致拖延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将其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这类人通常是看重自我价值感的完美主义者,他们往往畏惧失败,并对自己报以极高的期望,总想等到万事俱备时再行动。就这样,他们用一个又一个借口缓解焦虑、对抗压力,一点点陷入到拖延的泥沼里。

(2)反感规则,讨厌命令。这类人自我意识强烈,不愿被他人委派任务,他们潜意识里将拖延视为反抗的唯一方式,试图通过延误做事宣告自主权。

(3)目标和回报太过遥远。研究表明,任务终止时间与当下相距的时间间隔越长,目标就越难以构成强约束力,人们也越容易心生侥幸与倦怠,走向拖延。

(4)自我约束能力差。平日里,滴答君平日里不止听一个人抱怨过:每当没有人监督时,就会躁动或分心,无法自控地玩起手机来,手头的工作也顺理成章地搁置一旁,时间就这样悄悄流逝了。这种情况是导致拖延的主要原因,可以说,在大多数的无序与拖拉的背后,都是自制力的缺失和执行力的低下。

那么,如何借助专业的方法和工具进行自我调适,攻克拖延症这个心理难关呢?

在这里,滴答君有一些小建议~

如何逃出拖延的怪圈?

“想要轻松掌控你的时间?听我的”

对抗拖延症,不仅需要坚强的意志,也需要科学的方法

只有改善你跟时间的关系,你才能从焦虑和悔恨的无限循环中成功脱身

1、分解任务,设定可操作目标

(1)在启动计划之前,先制定一个可行的、可监测的目标。许多拖延症患者,正是因为对自己的能力过于乐观,低估了他们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导致意图与行为难以达到一致,每当Deadline临近便惶恐不安,深感挫败。

(2)接下来,细化to do。你需要合理评估实现这个长远目标实际所需的工作量,将其拆分成数个具体而实在的子任务,这样,每次只需花费不多的时间与精力成本,你就可以轻松跨出小小的一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小目标积少成多,所有的子任务被逐一完成,一个看似不可能的艰巨任务也在不知不觉中搞定了。


细分子任务.png

2、给待完成的任务排优先级

根据二八定律,生活中20%的事情可决定80%的成果。因此,当同时处理多个事项时,你应该认真审视自己的工作时间表,对待办事项进行整理分类,接着根据紧迫性、重要性、必要性等指标评估不同任务的优先级,将预备完成的工作分出轻重缓急。下一步,率先处理那些高优先级的事情。

这个方法能有效地帮助我们毫不留情的抛弃那些低价值的、无关紧要的活动,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加以合理分配,从而争取最高的效率与最大的回报。

P.S. 滴答君小提示:学会拒绝,适当授权,是帮你减轻压力、高效管理时间的小秘诀


设置优先级.png

3、劳逸结合,善用番茄工作法

“只要效率够高,DDL就追不上我”。你可以启动番茄钟,以倒计时的形式增加时间的紧迫感,以激励自己在最短时间内快速完成任务。在这期间,你必须切断所有可能分散自己注意力的干扰源,抑制想要放弃的冲动,聚焦于眼前的任务,直到闹铃响起。

当然,深度工作并不意味着你要通宵达旦,死磕到底。工作间隙适当休息不仅可以缓解长期伏案后的肩颈疼痛,还能让你的思路更清晰,注意力更集中,更好地投入到这个任务当中。


善用番茄钟.jpg

4、延迟满足,及时进行自我奖励

当人们对进行中的任务感到挫败、厌恶、迷茫或无聊时,便会下意识找借口拖延,自我放纵,以回避这种不舒服的感受。因此,我们可以设置激励机制,及时奖励自己。比如今天之内完成这篇论文就奖励自己一份大餐,提前完成作业周末就可以和闺蜜逛街看电影……反复锤炼自己的耐性。这样在每一次任务开始之前,动力就会代替压力激活你的积极性,督促你尽快的完成待办事情。

P.S.要明确一点,你要奖赏的是自己的努力、坚持和进步,而不是结果。


延迟满足.PNG

5、互相监督,建立合作伙伴机制

如果觉得太过孤独,不如找个小伙伴。约上好友一起共享日程、制定计划,相互检查各自的执行进度,这种方式能帮助你在与别人交流时理清思路,更客观地评价自己,在此过程中,你也可以借鉴好友的经验,听听他人的建议,及时修正目标,调整计划。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借助外力持续提醒自己:保持自律,克服惰性。


与他人协作.jpg

6、正视缺憾,不完美乃生活常态

前面提到,不少人的拖延症是由低自信、焦虑和完美主义共同导致的,想要从低效率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请你调整对完美的认知,放弃无谓的固执,以学习的心态去对待每一次任务,别畏惧失败,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千万不要急于求成。


接受不完美.jpg

歌德说:“只有投入,思想才能燃烧,既已开始,完成在即”

DDL不是第一生产力,脚踏实地的努力才是

下载滴答清单,走出舒适区,做时间的主宰,向拖延症宣战

戳这里:https://www.dida365.com/about/download

相关文章

  • 无题

    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

  • 2018-05-27

    deadline才是第一生产力

  • 20221110复盘 意志力是无限的!

    ?经验萃取+想法总结 deadline的力量从何而来? deadline(截止时间)是第一生产力。平常不想做、感觉...

  • 我的“野蛮”女友(六)

    2017.1.10 星期二 22:13 拖延症阻碍社会进步,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看起来真的是无比正...

  • Deadline真的是第一生产力吗?

    6月已至,毕业论文的Deadline(截止日期)越来越近 改稿、查重、排版……许多小伙伴已经进入到最后的冲刺阶段 ...

  • 3月14日感悟

    1、截止时间的魔力 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在我所处的教育行业中,考试就是deadline,直接影响着自己的...

  • 论如何坚持做一件事(未完待续)

    兴趣和deadline永远是第一生产力 —— 爱因斯坦(并没有) 一...

  • 死线

    Deadline即截止日期,曾听过一个开玩笑的说法: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我不得不说,在工作学习中...

  • 2020-06-13

    都说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可没有目标的deadline对我来说毫无意义。线上考试已经是确定的,大体时间也确...

  • Deadline

    一直说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确实,因为Deadline的存在,迫使自己完成了很多事情。所以一直以来我都还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eadline真的是第一生产力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jby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