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越责问,孩子就越抵触,反抗也就越激烈。所以,要想让孩子遵守规矩,家长应该给孩子更明确的理由,而绝非“我是家长,我说了算”式的命令。
教育孩子的目标就是促进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并为孩子以后踏入社会做好准备。
如果孩子盲目地接受家长所说的一切,他绝不会成为一个独立思考、坚忍不拔的人。不屈不挠的精神与独断专行的性格是从人生早期开始的,如果受到压制,将不会得到发展。
如果每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你都要反驳、斥责他,那孩子长大后终将不会快乐,只会觉得自己很糟糕,缺乏自信心。
要注重孩子的行为,而不是态度。你要让孩子自己决定是否遵守你们之间定的规矩。这样,孩子就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不会有所突破。
家长没能合理规划孩子的生活。家长越能合理地安排孩子的家庭生活,孩子的日常生活越协调、越有规律、越明晰,他就越不容易发脾气。
家长越是焦躁、恼怒地面对孩子,孩子的抵触情绪就越强烈,越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作为家长,你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孩子学会遵守规矩,而不是强逼孩子遵守规矩。
请记住,孩子的性格倾向,决定着孩子的做事方式。你不能创造这种倾向,但你可以慢慢改变它,使它朝着良好的一面发展,让孩子拥有正确的判断力,教孩子明白自己何时该坚持自我、何时该听别人的意见。
永远别指望孩子能对你定的每个规矩都服从,孩子有抵触情绪是很正常的。
请记住,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对方的意见。
开始回应孩子时,你要努力保持冷静、从容不迫,千万不要带着主观情绪,也不要翻旧账,而要用恰当的积极后果与消极后果来引导孩子作出选择,让孩子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动怒时,一定不要说些过分的话,更不要揍孩子,否则,不仅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反而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难以磨灭的负面影响。
跟孩子发生冲突时,不要总追问“孩子究竟是怎么了?”,而要想想“我应该做些什么?”。如果你能坚持以这种观点看问题,那家庭生活将会非常和睦,孩子也将会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