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
纳博科夫的意象流

纳博科夫的意象流

作者: 寻虎 | 来源:发表于2019-10-13 10:32 被阅读0次

 纳博科夫的意象流

纳博科夫的作品量大质高,有目共睹。他的作品每一部每一篇都不同,非常自由,不拘一格,形式和内容统一,风格独特。他著名的卡片写作法,大家也比较熟知。可是他的这种积累并非我们常说的积累素材,而是积累意象。熟悉我的朋友也知道,我主张一句话记录意象,但是对于纳博科夫这样功力和天分的作家,当然不需要那么刻板,他的卡片有时候会有几百字上千字,他驾驭得了。

1962年纳博科夫在BBC电台采访时曾说:我并不从开头写起一章接一章地写到结尾,我只是对画面上的空白进行填充,完成我脑海中相当清晰的拼图玩具。这儿取出一块,那儿取出一块,拼出一角天空,再拼出山水景物,再拼出——我不知道也许是喝得醉醺醺的猎手。


这种卡片写作法,适合洞察力强,对生命体验把握精微的作家。对于普通作者而言,过多的卡片类似提纲,会束缚自己,毕竟心灵深度不同,没有那么多意象浮现。如果卡片过多,会夹杂很多干扰写作的东西却难以分辨,也无力串联意象。

《花花公子》杂志:您怎么会想到记录和收集这些互不相关的印象和材料?

纳博科夫:我所知道的是,在一部小说写作初期,我很想储备一些稻草、绒毛、衔些小石子,没人知道一只鸟对它未来的巢和巢里的蛋有多清晰的设想,或者鸟压根就不去设想。 

我写小说从不从头写起,我写第四章前还没写到第三章,我没有义务按顺序从这一页写到下一页;不,我这儿挑一点,那儿挑一点,直到填满纸上全部空白。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在卡片上写我的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

这种串联方法,类似意象的串联,需要反复打磨,才可以获得这种能力。


纳博科夫的双重门结构(我命名的),是让作品充分展开,无中心地写作,以便让作品和生命节奏和呼吸相匹配,也得益于这种写作法。精神层面本是寂静的,中国美学称之为清净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清,是透明,体验是透明的,意象是透明的;静,是寂静,无声地道说,召唤语言和语言召唤。写作时,既要有内容写,同时内容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怎么写,也就是形式。整体的形式大于内容,语音层高于语义层,这一切都需要作者处于很自由的状态,排出内容和语义的干扰。所有的文学艺术可以说都是诗,没有诗性,作品就立不住,不成为艺术。

体验作为河床,意象作为流水,一阴一阳,动静相宜。在精神之网上,音符跳动,这就是黑暗中的舞蹈,心灵的歌唱,也就是美。美即意象,即意象的展开。



相关文章

  • 纳博科夫的意象流

    纳博科夫的意象流 纳博科夫的作品量大质高,有目共睹。他的作品每一部每一篇都不同,非常自由,不拘一格,形式和内容统一...

  • 如何用纳博科夫卡片法积累写作素材?

    纳博科夫卡片法,是世界一流作家纳博科夫践行一生的创作方法,非常著名且有效。这也是为什么纳博科夫能持续创作出一流作品...

  • 用“纳博科夫卡片法”写三张卡片

    什么是"纳博科夫卡片法"? 要谈“纳博科夫卡片法”就不得不说说纳博科夫这个人。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公认...

  • 洛丽塔

    对《洛丽塔》的作者纳博科夫简要的介绍。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

  • 2020-04-17

    纳博科夫卡片法 一、纳博科夫关于阅读和创作: “不要先入为主,因为这样第一...

  • 2018-04-17

    纳博科夫的蝴蝶:文学天才的博物之旅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Nabokov,1899-1977),是...

  • 幻象、梦境与死亡心理学

    敬笃 纠结了太久,终于狠下心来买了一本《纳博科夫短篇小说全集》,来止住我对纳博科夫的渴望。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俄...

  • 昆虫分类学家纳博科夫笔下的蝴蝶,属于哪个物种?昆虫识别产品「Pi

    昆虫分类学家纳博科夫笔下的蝴蝶,是哪个物种? 纳博科夫不仅是小说家,他还是昆虫分类学家。下图是他画的蝴蝶。 纳博科...

  • 纳博科夫

    敬笃 一 一汪被时间遗弃的湖水,会在某个有风的日子泛起涟漪,至于那一抹波纹,可能会把所有的美好或者不快都消弭。 历...

  • 最近看的小说

    看的很累,有很多文字,语法,引用习俗,隐喻技巧的小说: 纳博科夫《爱达或爱欲》 纳博科夫其他的小说未知。 乔伊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纳博科夫的意象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jeh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