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喜欢上了一个说相声的。
可能大家印象里说相声的就是岳云鹏那样的,有点儿胖,长得也不是多好看,但是搞笑。但是不管哪一行,长得好看总是要受欢迎些。我喜欢上的那个人,正好长得还凑和,勉强能称得上帅气吧。我最喜欢的是他浑身散发出的气质,一种很矛盾却又异常和谐的气质。看见他,你心里可能只剩下谦谦公子这四个字了。
相声,以前在我眼里就是这两个字了:搞笑。也有人说嘛,相声要是不搞笑那就太搞笑了。但是了解相声之后,我发现相声并不仅仅是这两个字。这其中还有我的粉丝滤镜在作怪,但确实我是在看了他的相声之后才去关注大鼓、小曲儿、评戏这些传统技艺。
相声是一门艺术,是塑造人物的一门艺术,主要通过语言来塑造的。相声属于曲艺界的艺术,所以很多粉丝都在说,专注舞台,远离私人。但是这个世道,如果不是有大批粉丝,像偶像那样包装过,并不会受到追捧。所以很多粉丝都做着追偶像的事情,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这次入坑,始于颜值,陷于才华。我以前是个穷光蛋,再喜欢的人都不会花钱,正好喜欢他的时候有点点小积蓄,所以有去看他的资本。
最开始只是想去北京,去园子里看他,但是有一次机缘巧合的机会,他要来离我很近的地方演出,正好我也有时间。所以订票,买火车票,去看他。
下了火车,上了一个私家车。师傅是本地人,随口就聊起了天。同行的还有一个河南来的小哥哥,和我一样大。当时知道他是河南的,还激动了一下子,因为岳云鹏也是河南人啊,这和我的角儿是有牵扯的。所以粉丝有时候就是这么让人莫名其妙,现在回想起来也是要捂脸的,不知道当时激动是为了什么。
在聊天过程中,原来师傅并不知道本地有这场演出,要不是我说起,他都不知道有这个事情。我想,他肯定很感慨,一个姑娘,独身一人,去一个从没去过的地方,见一个没见过的人,这一定是很难以理解。
那个河南小哥哥其实也是第一次去那个地方,在聊天过程中知道他是去见网友的。所以其实在年轻人中,出去走走,见一见不同的人,也不是多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了。
我们互加了微信,相信以后会有联系的。
当晚看演出的时候,有工作人员来收票,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基本半个场的人都把票交上去的缘故,演员们并没有签名。演出结束已经是半夜里十点半过后了,张老师可能有些水土不服,身体欠佳,所以并没有返场也没有签名。
最后主办在返票,因为票的后面在买票的时候就已经写上了姓名和身份证号,所以是能叫名字的。很多人围着舞台,很嘈杂。我等了一会儿就没等了,把票放弃了。演出已经结束了,票已经不重要了。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些后悔,上面有我的名字和身份证号,要是被用来做些不好的事情就不好了。只希望那张票被敷衍得对待吧,现在早已经丢在垃圾堆的某个角落正在腐化吧。
那次演出,其实内容只能记个大概了,但还是有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那天晚上,我们一起联系的粉丝里有两个姐姐,我和她们一起去吃了烧烤。半夜的烧烤其实很有意境,昏黄的路灯底下散落的小桌子矮板凳,啤酒和烧烤是好搭档,烧烤摊前忙碌的摊主夫妻,烧烤架上飘起的烟雾,食物的香味儿传的很远,还有坐着吃烧烤的男男女女。
其实大多数都是成年男人,他们高谈阔论,还能听到有人在谈论当晚的演出,听到好评在心里为演员们感到开心。后来也有过来吃烧烤的年轻女孩子,据猜测应该也是张老师的粉丝,但是萍水相逢并没有打招呼。她们可能是饿了,只点了菜并没有喝酒,很快就吃完了走了,烧烤摊剩下我们三个姑娘在天南海北得聊天。
我们三个人,只有我年纪小一些,还在读书。两个姐姐在人生阅历上甩我几条街,但是能聊到一起感谢张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话题。
那天晚上应该是我在外面游荡的最晚的一次吧,直到半夜两点才回酒店睡觉。
回酒店路上遇到了另一波粉丝团队。就是那群在入场前就震慑了我们的专业粉丝。她们有看起来就很专业的摄像器材,有三脚架,打扮的很漂亮,肤色白皙,看起来像是大城市里来的人。不过就这擦肩而过的相逢,让我对她们的印象再提升几个度。一个戴着渔夫帽的姑娘,圆圆的身材圆圆脸,乍一看是个可爱姑娘,就是嘴里说的是:“那傻逼,老子。。。。”
这个印象真的让我加深了女孩子真的不能说脏话的这一认识。
张老师粉圈不团结也是有原因的,有这样的粉圈大佬,肯定不会太平静。
有时候想想,人的一生那么短暂,会遇到哪些人呢。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能够遇上真的太难得了。
追星粉角儿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像是飞蛾扑火般得义无反顾。但是前行的路上能够遇到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认识一些神奇的人物,听几段传奇故事,我想这段路走得就不浪费。
网友评论